首页 -> 2008年第3期

回归生活绽放道德情感之花

作者:邵胜河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的总目标,充分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为避免以往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生活经验,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真实性,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知与行脱节,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等弊端,笔者借鉴各地的有益经验,让活动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之花,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受益匪浅。
  
  一、再现生活情境,让生活素材成为课堂活动的源头活水
  
  品德与社会课相当一部分的素材与农村小学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差距,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农村小学学生对精彩的社区生活内容非常陌生,如果我们设计的活动情境也依样画葫芦,自然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重新构建活动内容,改“社区”为“村庄”,目的是力求活动反映的生活务必是现实的。
  真实的生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土壤,只有让学生回归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拨动他们的心灵之弦。
  
  二、舍远求近,聚焦社会热点,构建学生的社会生活频道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大的问题我认为应是知与行的严重脱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脱离了现实生活,因而在构建学生的生活情境时,除了家庭学校生活之外,我还注重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真实地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1、发挥榜样的近距离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面面镜子,但仅是书上的榜样远远不够,加之古代榜样受时空限制,小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与榜样心理上的差距;而现代的影响力极大的先进人物,事迹虽感人,又往往离学生距离太遥远,很难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唯有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榜样才更具可信度。
  例如在上《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我就利用镇政府评出的年度“十佳好儿媳”的材料展开学习活动。这鲜活的材料,学生早就耳熟,再通过课堂形象展示,学生的感知更全面了,学习兴趣盎然。
  2、聚焦社会热点,拓宽学生视野。新课程倡导“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选择生活中最具阳光的事例,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高清”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培育自己健康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是非观。
  如在设计《我看家乡新变化》一单元时,我结合时下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了三个活动:首先是走出课堂,带学生去参观镇区内两个“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庄,让学生有非常真切的感受,尤其是来自这两个村庄的学生在同学的啧啧称赞中更是自豪无比;其次是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村庄最靓丽的一角,要求最好用照片来展示,课堂上学生兴高采烈;第三,“心中的未来家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学生发言空前踊跃,理想村庄美奂美仑。三堂活动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描述,充满了纯真的情感之花。当然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全面感受生活的美,应该平时注重收集生活素材,尤其是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信息。如宁波电视台《来发讲啥西》栏目里那些平凡百姓的文明、爱心小事,就很有时代精神,新颖活泼生动真观,富有教育意义,因此我在节目重播时特意加以录制拷贝,在多媒体里剪接播放,学生兴趣浓浓。
  
  三、避虚求实,化静为动,内化学生行为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情感期待,另一方面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人文学科,很多内容涉及到抽象的概念,教师还应考虑如何将品德、情感、个性等精神性的静态东西具体生活化,以达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抽象概念融入学生的心灵,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生命行为。
  如上《诚实是金》一课,别看学生小,但各种社会现象诸如假冒伪劣、弄虚作假、走后门等早已耳濡目染,在学生的头脑中“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自然也有一定市场,如果只用“许衡不吃无主之梨”来说教,显然太过陈旧。因此笔者安排以下三个环节的活动:一是“丑陋现象面面观”,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说说自身经历的或许看到的“占小便宜”现象;二是“我吃亏,但我开心”,让学生例举自己或身边吃亏的故事,使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诚实的人是社会的主流,在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激发学生对不良现象的憎恶之情;第三“诚实伴我行”,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诠释现实生活中“诚实是金”的道理:遵守交通法规是诚实,遵守校规校纪是诚实,有诺必践是诚实,帮助关爱别人也是诚实……学生在抽象的话题讨论中转化成了具体的情感交流。
  现实生活是学生赖以成长的土壤,一切架空现实生活的理想教育,只能是“坐而论道”,收效甚微;同样形式单一,缺少变化的活动,也难以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只有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去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从而才能会欣赏美,追求美,绽出美丽的道德情感之花。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邵胜河,教师,现居浙江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