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语》学习观琐议
作者:张成恩
说到学习,不能不使人联想起有关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韦编三绝”、“程门立雪”、“燃荻夜读”等。为读书,不觉“黄卷青灯”、“昼耕夜诵”之苦;为读书,发扬“朝经暮史”、“枕经籍书”的精神;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者。正是有了这种读书劲头,才赢取了“饱学之士”、“鸿儒硕学”的美誉。古人给我们树立了勤学的榜样,同时也为我们阐述了学习的相关道理。拜读一下我们的教育鼻祖孔老先生的《论语》,精妙绝伦的教育理论不能不使我辈折腰。先贤的思想虽经历史风尘的荡洗,却愈发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今日重温,体会颇深。
谈到学习的重要性,子曰:“吾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圣人肯定了世上不存在什么“生而知之”的天才,人的知识源于“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每个人来到世上,资质、禀赋并无大的差别,所谓的圣人君子,非天生而成,而是靠后天广泛地学习并且每日反省检查自我言行,最终才德兼备,为世人所景仰。
那么,对学习应持什么态度呢?对于学习者来言,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仅仅是达到了第一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不能把握自如;“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乐在其中”就是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并投入其中。只可惜现在“投入”学习的人太少了,而多半“投入”的场所是在歌舞厅、桑拿室、麻将桌,真可谓乐此不彼!有了这种态度还不够,还须向“好学”的标准迈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不为世俗所累;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修正自己。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事实上,在如今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诱惑的年代里,要做到安贫乐道的确不易。
在这方面,孔子一方面标树颜回为安贫乐道的典范:“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贤哉,回也!”另一方面,做老师的也身体力行,视富贵如浮云。“饭疏食,饮水,曲弘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视钱财如粪土,富贵如浮云。正因为有了此般认识,才能够做到吃粗茶淡饭而乐在其中,闲居而“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具有旷达而乐观的个人情怀。当然,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为真实自然,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学习除了专心致志,还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时随处都可以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当然啦,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直到好学,还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学习要经常温习,通过复习巩固,把新老知识贯穿起来,形成系统。再者,孔子还要求弟子要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思容易使人产生困惑,而只思不学又容易使人陷入危险境地。贾谊《新书·修政语》:“学如太阳,思如火。”思而不学,犹如放弃太阳的光辉而升火照明,可以小见,却不可大知。聪明人怎么会放弃太阳的光辉呢?
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孔子认为,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为此,他给弟子指定了学习的纲要,“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该纲要既注意了学知识,还关顾了做人的修养与做事的准则,和当今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可谓同出一辙。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还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精益求精,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做到此,为学者要能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吸纳一切前沿的思想和学术成果,广交学友,切忌闭门造车,孤陋寡闻。
了解了这一切,要使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尚需有正确的学习目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为己,一字之差,泾渭分明:为己者,但求充实自我,尽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为人者,装腔作势,故作深沉,巧言令色以悦人。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还是纯洁一点好,求学不为稻梁谋。为学问而学问,在求学中得到乐趣,胜过把读书当做敲门砖,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以奚以为?”熟读诗书,从政治不能胜任,出使又有辱使命,像这样,知识再多,又有何用呢?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反对“读死书”与“死读书”。
当然了,孔子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还很多。他不仅从理论上给我们总结关于学习的一些经验,同时他也身体力行,以行动去实践自己的理论。这由老夫子的一份自我认知鉴定就可知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个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形象,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形象,一个圣人的形象,孔子,不愧为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张成恩,教师,现居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