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作者:董锋伦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到每一节课上,应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选择运用各种不同的,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语文教学方法。如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就可采用讲授法;如要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写作的技能技巧,教师就可采用练习法;要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则采用提问或讨论法。
语文教学内容也决定了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因为方法是内容的运动形式,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特点来加以选择。例如,抒情散文和诗歌的教学多采用诵读的方法,因为抒情散文和诗歌都具有感情充沛、韵律整齐的特点,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就能体味散文、诗歌的美,达到抒发性情、陶冶情操的目的。而文言文的教学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大多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那些较难读懂的文言文。因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陌生感,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弄懂文言文篇章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适当了解一些文言词句的用法,才能消除这种陌生感,进而为达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奠定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来实现。因此,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结构、品德结构等,都与教学方法的选用有关。教学方法的选用只有适应教师的素质条件,能为教师掌握利用,才能发挥作用。例如,运用提问法或讨论法,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理解必须有一定的深度,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内容,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障碍的环节。这样才能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遇到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备课时不曾遇到的问题,要随机应变,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解答问题。
在教师因素中,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具有指导意义。综观目前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这就是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才能体现出来。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观念是何等重要,而过去的语文教学则忽视了这一点,过去的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而滔滔不绝地讲析,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不能有效地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造成语文教学“满堂灌”的不良局面。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学生的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教师由过去的“绝对权威”变为现在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教学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如果教师有这样的教学观念,则其在语文教学中就会选用那些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让学生较多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特点是选择教学方法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如情感、情绪、性格、爱好)以及学习环境等能对学生身心造成影响并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因素,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选择那些适合学生基础条件以及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法。“检测语文教学方法优劣的唯一标准只能是以能否适应学生为准,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准。”只有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方法。这样就产生一种情况,即同一教师在教不同班级时,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一个基础较差、思维又不活跃的班级教学时,则用讲授法。反之,在一个基础好、思维活跃的班级时可以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设备条件也会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果有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等可供选择,这就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如果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使学生的感受更深,从而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当然,先进的教学设备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本身并不能带来效率,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结合影响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选用切合自身实际的语文教学方法。
董锋伦,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