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如何在预习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梅 娜
一、提出恰当的预习要求来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程度也该有所不同。如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提出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课文,划出生字,查字典认生字,分自然段,划出不懂的词句;对中等生,增加给课文分段,按照课后思考练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再增加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这样布置预习要求使一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保证了二类学生的基本训练,也照顾了三类学生能力低的弱点,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另一种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预习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讲读课文要求做到三看:看课题、看插图、看课后习题;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什么;“看图学文”,则要求看图后找出对应段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提出图与文中的不懂之处,对照课后习题读课文。实践证明,预习要求越是明确具体,学生的预习效果就越好。
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借以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有多样,例如,教给学生将一些重要的段落、生字、重点语句等勾画出来。学生标号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这是一个“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预习,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课例中“预习”部分的内容,了解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三点:一是简介有关的人、事、物、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提示学习线索,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意思;三是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能准确地找到课文的预习要求。当学生初知预习要求后,要指导学生分解要求,如“预习”中明确要求理解某几个词语,就要让学生读课文,找到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什么地方。再确定哪些词语宜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哪些词语又宜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与旧知的方法来理解。经过这样的分解,理解词语怎么入手就清楚了。有的课文在“预习”中指出了让学生“想想”的要求,如小学第八册的前两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预习的要求便是“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想想哪些是‘我’看到的?看到什么?”对这一类“想想”的要求一定要落实。教师要根据具体课文,或设计勾画,或设计填空,或读书后找出要点在小组会上说说,把“想想”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操作程序。学生预习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检查,看看该理解的是否理解了,学生可能“不理解”的是否弄明白了,并要安排汇报交流的环节,展示理解过程。如理解词语时,是如何选义,怎么在上下文中体会等等。凡有需要通过训练揭示某种规律的,则要在教师指点下总结归纳,当堂练习。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来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
预习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所谓“不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预习时,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培养质疑的能力,是件很重要的工作。开始指导这类预习时,工作要细致。如“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知道先从生字新词中想想有无不理解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要说说词语意思,想想是否清楚,不明白的画出来;其次可读课后练习中要求掌握的词语,从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还可以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自己是否明白,用这样的方法去找到不理解的词语。对于句子和课文,也要边读边用课后思考练习题来考考自己,逐步提高自己质疑的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初学预习,宜放在课堂上进行,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逐步放在课外进行。这个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有一个过程,需要具备一个前提,就是要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学生不会预习时,将预习放在课外是无法进行的,不会预习就更谈不上预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主张初学预习或预习的重点发生转移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加以指导。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初步学会预习后,再放在课堂外进行,但教师一定要落实要求,认真检查,以评估预习效果,通过检查校正预习中的错误,提高预习水平,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只有这样课内外结合,长期坚持,才能保证“预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过程中一个有效的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科学化。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形成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加快了教学进度,减低了教学难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梅娜,教师,现居贵州湄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