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维度
作者:方瑶仙
(一)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交融性
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决不能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列出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任何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和理解这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学习,发展智能;这些活动,又同时使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掌握正确的态度,受到价值观的教育,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他们融合于统一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对于三个维度的交融,在新课程所阐述的“语文课程总目标”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共有八条,在每一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表述,包含着三个维度的目标。如:第一条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有“识字、写字”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的目标;又有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持久”、“良好习惯”等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和目标;同时有“热爱”、“自信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和目标。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将三个维度融为一体,语文素养才能共同形成并发展为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二)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渐进性
在语文教学中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有阶段性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的实现也不例外,它的达成过程是解析几何中一个渐开的过程,由原点出发,成螺旋状逐渐展开,以到达无穷大。由此观之,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新课程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的三维要求,还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年级、班级的教材内容,细化到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要贯穿在单元目标之中;单元目标中的三维目标要贯穿在学期目标和年级目标之中,而学期和年级的目标又必须贯穿在新课标的阶段和总体目标之中,这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既可抓紧学生“即时”的学习成效,又关注了学生终身持续的发展。
(三)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更应体现三个维度的侧重性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都应该而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于三个维度的目标还是有所选择的、有所侧重的。一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它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技能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是大厦的构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就不会动摇。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一个逐渐熏陶感染、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是黏附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失去了支撑物,游离在空中,目标的体现也成了一句空话。
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智和需求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古训是万万不能丢弃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而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满足。因此,在教学中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首先应该满足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这一显性的目标要求,通过“亲历”过程学习方法,然后逐渐达到隐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在处理教材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型有侧重点的设置三个维度中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总之,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一定要以语言为依托,只有在进行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的基础上,才能将文本中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通过语言传递出来。
方瑶仙,教师,现居浙江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