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语文课堂“搭石”谈
作者:毛林伟
我们的课堂里,也有着这样的一些“搭石”。
前些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西门豹》一文。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把课文中“……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这一句话读成了“……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钱就跟巫婆分了。”遇到这种情况,普通的做法是教师指出这一错误,让学生读正确即可。而作为“当值教师”的我,马上捕捉到了这样一个信息:学生对课文理解有误;在这里做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理解课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凭经验,我马上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在这一句话里加上一个‘钱’字,意思还一样吗?”
听了我的问题,学生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学生开始了争论和交流。
“在这一句之前,课文已经告诉我们巫婆和官绅要收取几百万的钱,只花其中的二三十万,剩下来的就是钱。”
有着这样理解的学生很多,这在我的预料中。我并没有用“是吗——?”、“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这样的话语来暗示学生。
“我……我……觉得多下来的不仅仅是钱……”有几位学生在小声地议论。
我微笑着,鼓励这少数的几个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
“我觉得多下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巫婆给河伯娶媳妇仪式时用的东西……”一学生说。
“怎么发现的?”我问他。
“课文的图画中画有仪式时用的东西。”
“你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想一想,官绅和巫婆会分给河伯娶媳妇仪式时用下的东西吗?”
经过短时间的讨论,学生们认为:官绅和巫婆会分河伯娶媳妇仪式时用下的东西,他们不但分了钱,还分了其它剩下的所有东西,他们贪得无厌。
“一个钱字让我们理解了这么多,多思考有好处!”我适时小结。
……
这是一个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没有想到的生成,这样的一些生成我称之为课堂“搭石”。这“搭石”可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走上捷径;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到位;更可以起到教师原来教学设计中的“桥梁”所不能完成的作用。
我们怎样去拥有这些“搭石”呢?
1、不要满足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要用心去把握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拘泥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进程与我们的设计吻合时,我们感觉良好。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尽管还比较稚嫩;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思考的方式,如果我们教师只追求自己实践教案的完美性,悉心演绎细密的教程,置课堂中鲜活的学习资源不顾,回避学生多元感悟,则必将导致课堂异化为“教学设计”的表演舞台——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场生成特点。在上面的教例中,我面对课堂中的鲜活资源没有按部就班,而是以此为契机,领着学生走上了“搭石”,激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这种随机而发的教学机智和当堂生成的学习活动相融合,怎能不让我们的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入?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其实,课堂设计也如同作画一样,要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留主干、去枝叶,删繁就简。这也启发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锤炼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感知能力,以便在“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可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让课堂在随机推进中灵活自如地展现出诗意般的精彩。
2、不要依赖教学惯性,要用心去创造
教学惯性是教学活动长久地保持原有状态的特性,它和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样,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种种现象,却看不见、摸不着惯性本身。当这种惯性作用于教学,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发生及其过程,使教学活动在这一恒定的力的作用下运作时,便产生“惯性教学”。在上面的课例中,如果我们按惯例操作——教师指出这一错误,让学生读正确,那么,这一学习活动的良机就错失了。其实,每一位教师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教学惯性,只是看你如何运用。我们不否认教学惯性的作用,但过分的依赖,必将丧失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必将使我们的教师视课堂中鲜活的生成于不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提醒自己:突出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激励、启发和分享,不因循守旧,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化为主线,进行课堂学习指导。
毛林伟,教师,现居浙江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