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小巷深处》的美

作者:屈中宏 屈建勋




  《小巷深处》(以下简称《小》文)是一篇写实性的散文。备课时课文中的真情感动得我鼻子酸酸的,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读到高潮处,却读不下去了,读者哽咽了,一些女学生还在抹眼泪,不能不赞叹作品的艺术魅力,仔细琢磨,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陶冶情操的美文。
  
  一、美的因素。
  
  (一)特殊的母爱——崇高美。
  《小》文通过“我”——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被一个单身盲人——英姨收养。为了生活,母亲靠着一根长长的竹棒卖冰棍,把我养活,她没有让我做她的“竹棒”,而是让我读书,小学、初中、高中,为了我有出息,母亲选太阳最毒的地方卖,衣服脏得辨不清色彩,手瘦得像枯竹,靠一根竹棒上车、下车,从乡下到县城,给我送伙食费、营养品,为了承诺“不去看我”的要求,再请老婆婆带给我,而“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着”。母亲所承受的肉体上的艰辛与精神上的落寞,这份特殊的母爱来自一个盲人养母,如此无私与伟大,强烈地冲击和震撼着心灵,使人潸然泪下。
  一个正常的人难做到,而盲人做到了;一个生母也不过如此,而她却是一个养母。英姨——这位本应是社会照顾的残病人,而她却照顾了一个被别人遗失的女婴,十多年的艰辛可想而知,这种以突破的形式,演绎着她伟大精神、坚强性格、执著行为,激发人们的伦理态度和生活热情,构建了人物的崇高美。
  (二)坦荡的情怀——纯真美。
  《小》文中,我小时候因为常有人看着眼馋,而我却永远有吃不完的冰棍而满足;倚在母亲的怀里而自豪;长大些,知道了这个家的贫穷和卑微,开始厌恶,躲避母亲,尽可能多泡在学校。到县城读高中,告诉母亲不要去看我(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与卑微),这里违背常理,却又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世俗社会的影响,虚荣的渗入,而导致“我”一时的迷失。但是在她虚荣的后面,却有淡淡的欠意和不安,在淡忘的同时,又有缕缕的眷恋,所以老婆婆的一番话,使我深深的悔悟,那一切,“我其实还记得”,迷失是暂时的,经过了迷失而回归的感情更真实、更珍贵、更感人。我慕虚荣,但不虚伪,而是很坦荡地敞开心扉,记叙着从满足——厌恶——悔悟——回归的心理历程,表现人性的纯真美。
  (三)浑厚、古朴的小镇——意境美。
  境是意的载体,作者通过创造意境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心绪。《小》文的意境美表现在浑厚、深沉的情感色调。文中色调都是冷色或中色的,“蓝布袄”、“青石板”、“黝黑的皮肤”、“黑而长的指甲”、“花(黑)白的头发”,文中只一处红色,也只是“黑里透了红的古铜色”,两处黄色:“早落的黄叶和焦黄的猪油渣的酱油饭”,这些色调为文中养母对我伟大而深沉的爱和我对养母深沉而又复杂情感进行色调的感染和铺垫。
  意境美还表现在古朴而厚重的乡村图画。颇有节奏的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的路,门前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家里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只好长好长的冰棍箱,肮脏的板壁,熏黑的炭炉,厚重的木门栓,泥泞的山路,清凉的青石板把我们带到了五、六十年代那个古朴厚重而又幽静的乡村小镇。
  意境美还表现在文中苍凉而又坚强的人物形象。文中多次描写了母亲的肖像和神态:“有节奏地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母亲像一尊雕像,黑里透红。”“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在我们面前浮现的是一位几份苍凉,却又那么坚强,令人同情,又令人敬佩的母亲形象。
  (四)回环悠长的韵味——语言美。
  《小》文的语言美,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较多的运用了反复和珠联相呼应,令人回味无穷,文中第27段:“矇眬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里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二是文中多处运用了叠字作修饰,如:“长长的小路、长长的小巷、长长的竹棒、长长的人影、深深的小巷、深深的落寞、殷殷的招呼、缓缓地走”,增加了文章悠长的韵味。三是巧妙运用了叠韵词,如:落寞、憧憬、蹒跚、矇眬、依稀等。这些字、词、句子的巧妙运用,使文章读起来具有那种回环反复、悠长隽永的韵味,表现了语言的音乐美。
  
  二、审美尝试。
  
  1、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小》文的养母英姨是一位盲人,瞎子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就是表现盲人生活的艰辛和不屈追求的音乐作品,用《二泉映月》作配音制成朗读磁带,在上课时先放磁带让学生感受母亲付出的母爱是多么的艰辛而又伟大。
  2、角色朗读,让学生体验。课文并不深,主要是情感把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去体验作者情感与人物对话,让学生去经受一次情感历练。
  3、重点点拨,让学生回味。课文较长,有些重点一时“嚼不烂”,而这些可能恰恰是精彩的,老师可进行适当的点拨,通过听、读。学生感受了作品的崇高美和纯真美。对作品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让学生重点品味课文第6段、第25段,对母亲的肖像、神态描写,品味第27、28、29段的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效果,这是全文的高潮。
  通过感受、体验、回味,学生在学习审美过程中,净化心灵,激发热情,陶冶情操。
  
  屈中宏,屈建勋,教师,现居湖南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