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拖泥带水 沾亲带故

作者:史曙明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学大纲》明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特殊的工具和特殊的文化”。“语文的工具同其他工具不同,任何语文形式都是同其内容一起存在的。学习语文不可能离开它所负载的文化,离开了就要成为空洞无物的东西”,“只有负载人文内容,语文这个工具才能发挥作用”。“语文文化同其他文化不同,语文不仅自身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而且,人类还要它负载文化,让它作为文化的载体,并通过它使文化得以交流,得以传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3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苏立康主编 2003年版)
  但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课文的部分与整体,形式与内容,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教学的三维目标割裂开来,课堂教学过于理性化,把一篇篇完整的课文肢解开来,如写学术论文,致使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因而有碍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在图画技法中,有一种皴法叫“拖泥带水”皴,与“雨淋墙头”皴相近。其做法是,先用干毛笔沾上浓墨侧笔快速画,接着换淡墨画,最后用水画。因而,它既有皴的特色,又兼染的优点,融皴染为一炉。这样画出的画,其纹理和阴阳面就非常自然,极富层次感和韵味,可谓浑然天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绘画的“拖泥带水”法,引导学生抓住点线面的关系来理解课文的部分和整体,把形式和内容联系起来理解课文的写法和主旨,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整合三维目标,在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这也可称其为“沾亲带故”。以下谈一些具体的做法,与同仁共商。
  一、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形式与内容的感悟,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整体地推进教学进程。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一个或几个字词,一句或几句话,或者一个句群或句段去读课文;还可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再读部分,同时又联系其它部分整体来读。这样,就把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形式与内容联系起来了,把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起来了,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使三维目标整合起来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时,就抓住诗句“美丽的错误”这一对富有张力的词语,引导学生读这首诗,理解:谁犯了什么错误,为何说错误是美丽的,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用了哪些手法来写,这样写有何好处。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启发了思维,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的流程才富有生命的活力,不时激起了浪花,也不失瀑布。
  
  二、以文化切入,悬念迭起;以文化煞尾,似收实放。
  
  有位教师在教《兰亭集序》时,首先把其书法作品拿给学生欣赏,接着让他们谈谈初感,再问作品的作者及其来历,然后告诉学生,这幅书法作品被当时及后人评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赝品。据说,唐太宗非常喜爱,不惜一切代价才得到它的真品,到死也不愿释手,最后成了他的殉葬品,真是太可惜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后人的临摹本,最出名的是唐摹本。据说王羲之写完此序的第二天醒来后,反复看了多遍,自己也感到意外的精彩,因而十分得意,趁兴又写了几幅,然而总无法与第一幅媲美。确实如此,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能复制的,是创作时“意造无法”的结果。这就是创作灵感所起的作用,而灵感的激发要“天人合一”、“心手双畅”。“天”就是创作情境,“人”就是指作者的心境,“心”即作者的意态,“手”即技法。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这篇序,看看我们能否从文中了解到相关的信息……最后,教师在总结时说,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兰亭集序》确实是一篇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优美散文,当时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都具备,实在难得,作者在此境此情中,怎么兴趣挥笔?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幅墨宝。古人把临摹前对原帖的观察、研究称为“读帖”。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读帖后,对其书法艺术会有更深的感悟。请同学们读后把感受说一说,与大家共享……最后布置学生课外临摹《兰亭集序》。
  
  三、语文教学要利用本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注重人文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
  
  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可以先引导学生体会大海这个意象的特征,接着提问:作者“面朝大海”,看到的是空旷壮阔,怎么感到了“春暖”、看到了“花开”呢?然后再引导他们读诗,使他们体会到“春暖花开”是诗人“明天”想过的一种温暖、安宁、自由、美好的幸福生活,而他在没有过上这种生活之前,他祈愿别人先过上这种理想的生活,而后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也会以别人的幸福为幸福,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来比较,体会此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艺术修养。
  
  四、语文教学要亲近自然,贴近生活,要挖掘名门学科的人文底蕴,应左右逢源渗透人文教育,甚至还要引导学生参与人文实践活动。
  
  有位教师在教学生说明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人文修养,他先提出要求、提供方法让学生分别去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树,接着要学生联系生物知识,并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全面了解所观察的树的特征,然后写成一篇介绍这种树的小品文,最后从中选取最关键的词句,让学生写在自制的一块牌子上,然后再评出最合适的牌子给树挂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五、语文教学的评价也应注重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渗透到方方面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评价不应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考试虽然偏重评价学生的成绩,但在命题、考试和评卷时,都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比如,在评卷时,也可以从学生考试态度的好坏和书写的规范与否,以及答案透出的思想观念的正确与否等等方面加以点评。平时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更应如此。学生的回答也许错了,但我们不能轻易地抛弃这些教学资源,应鼓励学生正视这些错误并抓住契机耐心引导,帮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的答案,即使仍然无法做到,也应从其他方面找到可以肯定甚至褒扬的地方,以激励其学习的兴趣,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至于如何更有效地把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更具生命的活力,还有待于我们广大同仁一起不断探讨。此文就权当抛出的砖块吧。
  
  史曙明,教师,现居江西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