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直译是文言文翻译的根本

作者:张 霞




  执教高中多年,我发现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文句翻译得过分率低,而近年来,这道题分值却不断升高,所以不能不引起重视。探寻原因,我认为是学生答案不规范,确切地说是翻译不准确的缘故,有时理解句意却抓不到得分点。这就需要掌握翻译之根本——直译。
  文言文翻译讲究“信、达、雅”,最重要的是做到翻译准确。且“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高考阅卷要求便是把分数设成若干得分点,只要这几个关键点(无外乎特殊句式,重点实词、虚词不达意的意义和用法)答的到位,即可得分,否则,即使文笔流畅优美也是枉然。阅卷速度之快也表明阅卷人只会盯住设置的得分点判分,以上这些都要求我们在高中阶段强化学生的得分意识和直译能力。
  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项基本功——直译。具体做法如下:
  
  一、凡教材(包括读本)中的文言文,必让学生口译或笔译。课内或课外进行,一般作为预习作业严格检查,有时也当堂提问,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词典直译,绝不允许看课外参考译文,“逐字对应翻译,争取不漏掉一个词,包括虚词。”哪怕因此翻译的句子稍显僵直生硬也无妨,只要没有语病,总比“面目皆非”的意译甚至“曲译”的句子强的多。
  
  二、上黑板检查。方法再新再好不落实也白搭。我事先从课文中精心择取几个含文言知识点相对较多的重点句子以及重点实、虚句写在卡片上,上课前抽查4名学生上台笔译。台下的学生也同时抄题做答。最后,师生共同评改,题目和答案均在黑板上一目了然,非常直观。首先我让学生指出(一般集体回答)句子的得分点,并用红笔标出,假如满分5分,如何分配分值,如果直译,这几处关键点意义和用法又是什么。明确了这些,再共同看黑板上学生答案,译的是否准确,能得多少分。
  “上黑板”看似做法老笨,其实效果显著,收益颇大,这不就是当今提倡的学案式教学吗?老师借此了解学情,学生也能“以人为镜,鉴己得失”,同时避免了文言翻译常犯的“眼高手低,似是而非”的毛病。增强答题得分意识、规范意识。何乐而不为?
  
  三、一定让学生养成勤查古汉语词典的习惯,直接接触词语的一词多义,而不再是间接获取“不知拐了几个
  弯”的释义。“反复查,反复记,准确记,记准确”。查词典是治学严谨、善于质疑的自学能力的体现,应以身作则大力提倡。
  “直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话说:“说话说到点子上”,答题亦须答到“点子”上,其他文体的阅读不也强调这一点吗?当然某些情况下,必须的意译是应该的,但“先学会走,才会跑”,直译是基础、根本。
  只要平时注意强化,直译水平定会飞跃,考试时,便不会出现“会也不得分”“劳而无功”的茫然与无奈,而是整体把握,游刃有余的“事半功倍”。
  另外,需指出的是教材注释应直译为好,而山东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册二单元《天论》一课中注释有“微瑕”,现指出与编者商榷。
  如:①40页注释1,“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若设得分点,应是“因”、“多”、“孰与”、“能”、“化”其中“多”、“化”是使动用法:“使……增多”、“使……变化”。而注释直接把“多”译成“繁殖”,而未指出其用法,让高一的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古汉语词典上“多”并未有“繁殖”之意,可见这是意译。另外译句最后:“……促使它变化增多”?试问“增多”从何而来?对应何字?不得其解。建议删去。
  还有,“孰与”是一个重要的文言固定词语,在此必须要翻译成白话:哪里比得上。可注释中用另一个文言词语“何如”替代,等于没翻译。(同时出现在4个注释中。)文白不分,极易误导学生。
  ②40页注释4,“则失万物之情”译成“那就不能了解一切自然物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其中“情”对应“情况”,为何后面又添加一句“丧失了利用一切自然物的能力”,如果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意,就应作为补充加以注明。放入译句中,似觉不妥,无异于画蛇添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材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规矩”,是做题的范本、参照。窃以为,作为教材文言文翻译不要太随意才好。
  
  张霞,教师,现居山东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