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黄大清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好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鉴于此,近几年来对于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可以讲是方兴未艾。但是,对于古典诗词的教法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平读、乏味的诠释与条分缕析,仍然是当今古典诗词教学的普遍方式。这种教法,把一首完美和谐的诗词分析得七零八碎,直接破坏了作品原有的艺术魅力,也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为此,笔者对古诗词的教学做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尝试,恳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新旧联系,相互映衬
  
  优秀的诗篇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感人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了使学生掌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受到作品艺术的熏陶,除了作一般的简单分析外,还巧妙地运用新旧联系,相互映衬的方法,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活跃情趣外,还渲染了气氛。例如,在讲解分析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讲前要学生回忆小学时学过的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说明这是他临终时的作品,作者在临终前所想的不是自己、子女,而是国家,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陆游一生写出了很多感情激昂,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诗篇,从而使学生了解作者是一位至死不忘“恢复神州”的爱国者,从而产生对作者崇敬的心情,然后转入本篇的讲解。诗人当时已是六十八岁,年老体衰,但不自悲,仍日夜思念戍守边疆,抗击敌人,收复失地,在十一月四日的风雨之夜,他在夜深之时听到风雨之声,触景生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诗人“僵卧孤村”还想着“为国戍轮台”,还没有忘记“铁马冰涧”的战斗生活,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通过新旧联系,相互映衬,使学生懂得了诗人是一位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者,加深了对作品思想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整篇作品中运用,也可以在分析题中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对诗题的理解。如在讲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对“元二”的理解,“元二”的元是姓,“二”是指在兄弟中排第二,故称“元二”,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作品中,在哪篇有这种称呼法,通过提示,学生很快地说出李白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崔九”跟“元二”一样,“崔九”的“崔”是姓,“九”是他在兄弟中排第九,故称“崔九”,通过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诗词题目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比较异同,掌握妙处
  
  这一方法用在讲读那些题旨相同,构思不同的作品时效果尤为显著,通过比较,找出作品的异同点,从而掌握题旨,会对作品留下深刻的、持久的印象。如讲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语广陵》时,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这两首绝句,都是以“送友人”为主题的,但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却迥然不同,为了讲清这一问题,我在讲解时,除了对两首诗作必要的简单分析之外,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两首诗之间的不同点,具体做法是:首先就诗的题目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使”是带着“使命出使”“奉命出使”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是“往”、“到”,是心甘情愿的,前者是受命在身,俗话讲“君命不可违”,可见是被迫出使的,后者是个人游踪,是个人自愿的。再者元二出使的地方“安西”是唐朝设的一个都护府,远在玉门关的南面,廖落荒芜;而孟浩然去的地方是扬州,是唐朝时一个繁华的城市。其次,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的构思。最后归纳出它们的不同点。第一,所写出景物不同,前者是渲染忧郁心情的“雨”和“柳”:后者则是衬托激动,向往之情的“烟花”。第二,描写景物与点明送别主题的顺序不同,前者先描写送别时周围的景物,然后才点明送别;后者第一句就点明送别,接着再写送别时的景物。第三,诗中表达送别对友人深厚情意的方式不同,前者通过频频劝酒的言行来表现;后者则通过久久疑视远去的客船,直到帆影消失的行动来表现。
  通过比较,找出两首诗之间的异同点,同是送别诗,表达的感情截然不同,前者表达作者忧郁,难舍的感情;后者却表观激动,向往的感情。
  主题相同或相近,但作品构思,艺术风格各异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是不少的。诸如《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与《钱塘湖春行》等。
  总之,比较阅读是提高阅读层次,加强思维训练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在近几年的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都出现了不少的比较阅读题。因此,比较阅读,特别是古诗词的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黄大清,教师,现居广西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