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教学生会学的几点尝试

作者:王秀云




  人们经常说未来的文盲不再以是否识字为唯一标准,而要看他会不会学习。学会了学习,就是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学习,就是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就是学会了发展。学习能力已成为人才竞争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完善自我的恒久动力。那么,怎样才能教学生学会“会学”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作了如下尝试。
  
  一、从生疑、辨疑中猎取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把整理好的或预先包装好的“一包包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起一个“向导”的作用,带领学生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学会“会学”,这就要求老师备课时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辨疑的各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如《向沙漠进军》一文第一句“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看似平常的话,恰恰正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是统领课文的总纲。所以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教学时用问题堵一堵,塞一塞,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能力。而要教会学生自读钻研,还要传授阅读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教《分马》一文时,学生问:“课文写的是分马、分驴、分牛什么的,为什么用‘分马’这个题目呢?”最后讨论明确:分马是主要的,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写分牲口太笼统,写分驴、分牛太罗嗦,只有以《分马》为题,才能突出重点又简明扼要。
  
  二、在求异思维中探索
  
  教给学生“会学”,就要培养他们多向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突破因循守旧的固定框子,纵向、横向、逆向地展开思路,进行联想、类比、对照、引申,其核心是发展求异思维。例如讲《愚公移山》时,可提出文章中的两个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让他们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辩论,各抒己见,最后经过教师点拨达成了共识: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力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智叟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知难而止,无所作为,实是愚。再如讲《曹刿论战》时,可提出有人认为鲁庄公虽“鄙”,却并非昏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谈谈你的看法。让他们围绕鲁庄公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来谈,最后明确:战前:鲁庄公浅陋;战时:鲁庄公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战后:鲁庄公茫然不知。但是鲁庄公能善于听取贤臣的意见,意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这种教法改变了按老师的思路众口一词,答案统一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在比较阅读中领悟
  
  有比较才有鉴别,语文教学采用阅读的方法,能使学生纵横联系,对照鉴别。比较阅读的方法因文而异,因阅读目的而异。
  1.同单元课文比较。《从甲骨文到缩微书》和《食物从何处来》同是说明文,但说明顺序不同,前者按时间顺序,后者按总分顺序来写。
  2.体裁相同,风格各异的文章比较。如《统筹方法》和《看云识天气》,体裁同为事理说明文,但风格不同,前者语言风格平实,后者生动。
  3.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如朱自清的《春》和《背影》,一篇是抒情散文,一篇是叙事散文。鲁迅的小说《故乡》和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比较。
  4.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作品比较。同是写桥,《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而《北京立交桥》是通讯,二者同中有异。
  5.同一描写对象,内容相关的作品比较。《一面》和《同志的信任》都是记叙文。教者可引导学生先宏观上比较其内容及主题,再微观上比较其写法及语言。如此阅读,学生会有新的发现。
  (1)同是回忆,顺序不同。两文都是回忆鲁迅的,但记叙的顺序却不同。《一》是顺叙,它以时间为顺序,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重点记叙与鲁迅见面的动人情景,最后写“一面”对自己的影响。《同》运用了插叙,文章以鲁迅先生的活动为主线,中间插叙方志敏写信的来龙去脉。
  (2)同写鲁迅,角度不同。两文的主人公都是鲁迅,表现人物的角度却不相同。《一》写的是阿累眼中的鲁迅——他是进步青年的导师;《同》写的是方志敏心中的鲁迅——共产党人的同志。
  (3)同有描写,手法不同。两文均有人物描写,但手法却不同。《一》对鲁迅进行了三次外貌描写:远处看外貌——近处看特征——面前看神态情韵。除了精彩的外貌描写,本文还对鲁迅的语言进行了描写。《同》一文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鲁迅看信时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藏信的谨慎、对文稿的珍视和对烈士的敬仰。还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鲁迅对烈士的牺牲感到万分悲痛,对敌人的凶残感到极度愤懑。
  (4)同炼妙词,感情不同。两文都注意炼词炼句,词语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是不同的。通过各种比较,可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鉴赏,理解文章特点,悟出作品的旨意。
  
  王秀云,教师,现居江苏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