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作者:刘焕香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这种读应是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那种浅尝辄止的“挖井式”阅读模式必须改革。
  以下我以自己八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片段为例,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片断1: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节课《列夫托尔斯泰》(齐读课题),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大作家,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长得什么样?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怎样成长为一个大作家的?
  生:我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究竟写过哪些作品?
  师:大家真不错,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想不想自己去寻找?
  生:(很激动)想!
  师: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并且看看在书中你们还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好吗?(生自由读,师巡视)。
  片断2:
  师:同学们借助于相关的材料内容,把课文精读了一遍,相信此时此刻,你们肯定又有了自己惊喜的发现。现在请大家准备一下,你们喜欢哪一段?哪一句话最让人感动或印象深刻?过一会儿让我们各抒己见,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生很积极,很投入:时而勾勾划划;时而双眉紧皱,独立思索;时而合作交流,相互纠正)
  师:看大家的表现,应该悟得非常好,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收获,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生:我喜欢1、2段,借列夫托尔斯泰长相粗鄙,多毛,浓胡须,身材矮小,让我们知道他的外貌的与众不同。
  生:我觉得他说得很好,不过,这两段过多得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更可引发人的联想,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师:评得不错,不仅从内容上理解,还从修辞上评析,很好,大家能否从整体上作以评价呢?
  生:……
  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耳传”只是使学生懂,只是把知识或结论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而已,“自得”却包含着阅读能力的训练,也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整体把握。如果老师占用大量的时间,领着学生这里看看,那里读读,不仅让学生陷入无谓的浅层次的分析,而且会冲断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的时间,挖不到深层次的知识能力了。对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读书有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去读。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我从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读课题,并思考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能提出一两个问题,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课文,大部分问题学生通过自读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学生自己读懂了,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更认真,更主动的去读书。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至于读书方法,学生不同,教师不同,读的指导也各有千秋——我主张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篇文章至少要经过四读:
  (悟读)整体感知正文。正如在列夫托尔斯泰片断1中,让学生在陌生的状态下,集中精力读正文,像溪流渗透大地那样把握课文大意,感受作品内容,体验作者情感,发生阅读灵感,迸发阅读中忽现的思维火花。(全程读)全程精读教材,即包括提示-正文-助读资料这样一个大致合理的阅读流程。之所以如此,一是高屋建瓴,尽可能借助辅助资料,深入理解作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消化文章,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二是让学生对流程标准、编者意图有所把握,从训练体系的角度认识作品。(思考读)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表述,让读有所指向。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如此读法,既可让学生筛选重要信息,养成读书品位,同时又能结合上下文和学生自己的生活见闻、经验、阅历、体验等走进作品,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对课文进行由浅入深、多角度、多层次的个性化揣摩、领悟。正如我在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片段2中,引导学生谈个人喜欢的段或句,在各抒己见中,让学生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鉴赏读)品味鉴赏作品的美。课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学习精品语言、特色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去鉴赏-包括对精美语言的鉴赏、行文结构的鉴赏、文体风格的鉴赏,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美与灵性的感悟,在开发自我观察力、想像力和生命灵性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现力。
  
  三、保证读书时间,使学生能读书。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读后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应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生活的源泉,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了空气不能生活。任何一个为人师者,都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从小就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形成自己的个性见解,进而造就他们宽广的胸襟,培养他们民主的性格,使其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
  
  刘焕香,教师,现居山东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