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复述能让语文课变得灵动

作者:俞松容




  一直以来,笔者就在思考,能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把复述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主要方法,而不是其他教学环节服务的手段,于是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作了尝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有层次地设计复述环节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我是第一次读,它给了我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因此我认为上这堂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的心灵也受到这种震撼。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以复述为教学主线,串起常规的双基教学,串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双基与创新也就在复述中找到了结合点和突破口。于是我最后明确了以下几点:(一)复述是在理解吸引的基础上讲述和转述原文的内容,复述的训练乃是语感的训练,可以训练语言的张力;复述表达的过程是学用词语、修辞、句式等的过程,复述的过程也是对课文感知、体味、消化、理解、筛选、概括、归纳、表达的过程。(二)对学生的复述要给予引导,不能把复述搞成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性的背诵。(三)语文的复述与心理学上的复述不一样,那就是语感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转变为复述而复述的现状,要在字词理解、课文理解中复述,让复述真正生动起来。(四)应该常要求学生复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复述习惯,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复述能力。(五)对复述应有逐步提高的要求。复述不是平面的,复述要有层次,有梯级。
  我把《斑羚飞渡》的复述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概要复述;第二层次有感情地详细复述,尽可能进入斑羚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斑羚的心理;第三层次创造性复述,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参与创造,进行想像。以复述的三个层次为这堂课的设计框架,课堂也显出层次性、丰富性和立体感来。
  
  二、复述要有可操作性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大多认为语文课是人文学科,可以不要操作性。我则认为,我们的语文学科虽然不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但也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因此,复述也应有操作性。复述的可操作性在于它的科学性,它不是架空的,而是有理论根据的,复述就是再一次的叙述。
  怎样才能概要复述?应让学生抓住主要情节,根据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组织语言并进行表达。关于情节,一般语文教师也会让学生本着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将其概括出来: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等。但这样的处理是孤立的,与整堂课缺乏有机联系。我对情节的处理是让它融到复述这条主线上去。好的概要复述,在于能把故事的情节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又能引发听者的兴趣与欲望,期待着对故事更深切透彻的了解。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递进到复述的第二个层次。
  怎样才能有感情地详细复述?叙事学讲到,一篇叙事文有叙事话语和非叙事话语,叙事话语是纯粹客观的叙述,非叙述话语包括介绍、解释、分析、提示等。针对初中学生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进行了简单而有重点的处理,对于叙述部分,抓住学会用词、善用修辞两点。对于非叙述部分,课文中介绍性和分析性的文字,即超然故事之外的文字,也不能面面俱到。这篇课文抒情议论较多,在叙述情节中适当地抒情议论能达到有感情地详细复述的要求,所以主要抓住抒情议论来设计。
  除了忠于原文的内容和结构等的复述,还可有复述个人对原文的独到解读,有复述者自己的想像和创造,语言表述的形式除了作者的语言转述外,还有运用自己语言的复述。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了复述的第三层次。如果说第一二层学生还停留在揣摩作者语言、理解作者意图、运用作者的语言进行复述的层面上的话,那么第三层次已过渡到了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的更高的层面上了。
  怎样进行创造性复述呢?我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可操作性的指导:一是叙述角度的转变,让学生以“假如你是……”为话题,讲出对故事的思考,这也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体验和对话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上。二是叙述顺序和结构的改变。三是想像叙述,创造性复述要想像,可以利用课文“空白”进行创造性想像。课文中未呈现部分是课文中的“无”,空白的确定实现依赖于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学生就是要利用文本的空白解读文本。在这一层次中,教师一方面要参与创造性复述,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文学是有教育价值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指导者和倡导者,借表现动物世界的精神来暗示和启发人们,从而告诉人们应该敬畏生命。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虽为动物,斑羚们的生命也是令人敬畏的:老斑羚从容地走向死亡,心甘情愿地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了生命的辉煌。另一方面,要着重以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为主,不强求学生的见解认识一定要与教参、教师一致,教师只作引导,在适当时候把自己的观点作为一种对学生的引导交流出来。新课标强调语文要注重双基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对文本阅读也不能是贴标签式的灌注。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时,他们个人的意见、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同,其理解程度就不同。
  
  俞松军,教师,现居浙江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