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设计问题情境的基点在哪里

作者:侯红宝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在什么样的基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却很值得深思。近日,听了一节《孔乙己》的观摩课,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但仔细研究课中讨论的一些问题,也能发现一些问题来。
  问题一:“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传递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1、孔乙己伤势严重(精神肉体备受摧残,生活已近绝路)或被打断腿无法站立起来;2、“我”富有同情心(良心未泯)。
  归纳讨论过程,揣摩答案的依据:关于答案1,因为是“我”温好酒,端出去,送给孔乙己喝的,说明此时的孔乙己不能再通过自己的能力跨过门槛走入酒店站着喝酒,真正是到了身残气微的地步了。关于答案2,似乎可以从“温”和“端”这两个动作看出良心未泯来。
  辨析:关于答案1,我觉得说得通。可咀嚼和研究答案2就觉得有点问题了:“我温了酒,端出去”,虽然动作是“我”主动发出的,但原因可以有多种: “我”是专管温酒的伙计,而顾客腿脚不便,便只能自己温酒,亲自端去了;如果再伺候不好短衣主顾(“在外面做点事”也不利落),而致使主顾唠唠叨叨缠夹不清地说到掌柜知道,恐怕“又说我干不了这事”了。因此,“我”只能这么去做。何以从中见出“同情心”或“良心未泯”来?如果说“我”正在履行职责,尽力做份内的事恐怕还可以。
  再推敲“放在门槛上”:如果同情孔乙己,为什么“我”只是由破衣袋和摸钱的动作,再看到他的手?他的脸怎样?如此零距离接触却为什么不看他一眼?又为什么不把酒放在他的手上或者进一步端着给他喝?在这么多的发问与辨析中,答案便有很多了,但恐怕看不出“我”富有什么同情心,而把答案拟成“我”看不起孔乙己,厌恶孔乙己,或在一个小孩的心目中,孔乙己也是完全没有地位的,表现了对孔乙己的冷漠,倒可能更切近语境些。同时,这种理解也更贴近生活,符合一般的生活经验。因为人们在生活中表达对某个人的厌弃,常常是不看不睬不屑,拒绝与对方交流的。
  问题二:写孔乙己在断腿、欠帐、遭嘲笑的窘境中还要用手走来喝一碗酒,这揭示了孔乙己性格中的哪一个侧面?
  参考答案:嗜酒成性或好喝懒做。
  揣摩辨析:孔乙己为什么要好喝懒做?“是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和一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大夫一样,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不会营生……。即使落到被打断腿的惨境,还要用手慢慢地走到酒店去喝酒。”读着教参上的话,更觉得这答案是先入为主图解教参。
  一般的封建士大夫为什么会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我们可以联系生活现象来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一个人习惯性的言谈举止来判断他的职业和官职。而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喜欢显示这种“官气”,时时处处事事发扬这种“官气”,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向众人尽情阐释自己的优越和优裕,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尊严的标志,甚至是威服众人的手段。孔乙己有无这种显示自己身份地位的想法?我觉得有,无人关心、无人安慰、心灵枯寂的孔乙己,他只要活着,就要显示自己活着的“面子”与“意义”。否则,他不会在穷困潦倒之际,选择去众人攒聚、热闹非凡的酒肆喝酒,他完全可以打点浊酒,在北风破屋中过把酒瘾。这实在是不甘堕落,不甘沉寂,想要得到尊严,想要展示存在,想要显示地位,要想获取些许话语权的举动,是与生命的抗争之举——喝酒已成了他存在的需要。只有“好喝”,才能走进人们的视野,显示出存在的意义,获得人生的些许慰藉。可悲可叹!孔乙己悲苦的内心,岂只是“嗜酒成性”或“好喝懒做”能形容尽的!
  问题三:如果在“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之后,再用一段文字,写掌柜和喝酒人的对话,谈论孔乙己的生死,这样写与课文的写法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这样写,意味着人们还关心孔乙己的生死,就不能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课文的写法更能显示出人们的冷漠。掌柜多次提到孔乙己,关心的只是他的钱。
  辩析:人们在生活中表达对某个人的仇恨,其方式方法是多样的。一见面就“眈眈相向”是仇视,一碰头就相互诋毁、尽情谩骂是仇视,打架斗殴是仇视,采用极端手段触犯刑法也是仇视,不愿见到对方,或一见对方,就漠然离去也可以是仇视。为什么写一段掌柜和喝酒人的对话就不能说明人们不关心孔乙己的生死呢?补写一段后,为什么就不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呢?我觉得完全可以,当然这要全看掌柜和酒客对话时的态度与对话的内容,要看怎么个写法。
  再说,文中也有一段掌柜与酒客的关于孔乙己被打断腿的精彩对话,不也能说明说话者对孔乙己的无比冷漠吗?
  结论:课程是一种经验,文本是前人生活与学习经验的表述。问题情境的设计更要强调体验性,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教学中应尽量多的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创设富有一定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直接的和间接的生活与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思考中讨论辨析引导点拨,在讨论引导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之间的对话。在充分的体验、感悟、欣赏、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构建、丰富与提升原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人生修养。
  
  侯红宝,教师,现居江苏句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