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例谈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

作者:胡汉超




  导入语,是教师上课开始时所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即所谓“开场白”。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他说的是文章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同样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也该如此,要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使学生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能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
  好的导入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曲,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精心设计、恰当地运用导入语,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生动的新课导入恰似是向学生的心湖投入一枚石子,荡起片片涟漪,为催开思维之花起到了蓄势待发的作用。如果导语太长,容易喧宾夺主,影响预设学习内容的教学。可见导语必须要简洁生动、有吸引力,能充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导入语的技巧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设计导入语要体现:切题、精巧、设疑。
  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结合本人的所见所闻,下面我谈谈新课导入语设计的策略。
  
  一、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
  例如我在讲《多一点宽容》一文时,就以一个故事轻松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发生在我家乡的真实历史故事,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张英,一日接到远在安徽桐城的一封家书,信上写着:他的邻居在圈院子时,把本应是张家的地界也给圈进去了,要张英想办法处理。张英只是拈须提笔写了28个字的一封回信: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信后顿悟,立即将好端端的院墙拆除并后退三尺。张英的邻居被他的惊人之举所感动,也将院墙推倒并后退了三尺。从此便有了千古流芳的“六尺巷”。1956年,毛主席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曾引用此诗。那时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毛主席引用此诗,是希望双方采用和解的态度,来解决分歧冲突。张英的这封回信,将“宰相肚中能撑船”的俗语演绎到了极致。下面我们从“六尺巷”的故事中走出,走进课文《多一点宽容》。”
  
  二、激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激疑导入就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强这一心理,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入某疑难问题或一节课的难点而设置的。采用这种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但设疑有一定讲究,提出的问题要匠心独具,具有独创性、科学性、规范性。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例如我在讲《最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1976年,美籍华人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典礼上,这位美籍华人不用英语发言而用中文发言。这一异常举动,引起世界强烈的反响,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他的这一举动,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学习了《最后一课》这篇文章后,我们就能揭晓其中的答案了。
  
  三、歌曲导入法
  
  通过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歌曲来导入,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吸引力,同时,歌词的内容也可辅助教学。
  例如在上《社戏》这一课时,我播放了一首《童年》,轻松活泼的歌曲将每个人带入了天真浪漫的童年,引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鲁迅的童年生活,了解作家的童年经历,感受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四、温故知新法
  
  指从旧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导出新的知识内容,即“温故而知新”。借助与新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测、设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新的教学情况能产生好奇心,但要转化为学习兴趣,则必须借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新奇的信息,学习者一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选择,只有与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的新信息,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导入《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我曾经用过这种方法。“同学们,方仲永的故事还记得吗?(记得)方仲永由神童沦为普通人的悲惨结局是谁造成的呢?(其父)怎么说?(“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也就是说,在仲永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对他的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而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主人公,却有幸得到了他身边的人对他积极的影响,成为一代著名的军事统帅。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
  设计中学语文课导入语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从哪一个角度导入,都必须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都要遵循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的原则。
  
  胡汉超,教师,现居广东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