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作者:言宁旺




  教材分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事情多,时间跨度大,头绪纷繁,对人物感情的领悟、体会更是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在回顾自己的童年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全文的基调是如何的?只有深入情境,品读细节,学生才能体会文中深沉、含蓄的情感,略带哀伤的基调。
  [片段实录1]
  师: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来品读课文细节。老师提醒大家,读课文时一定先要弄清楚背景、人物说话时的心情、神态等,才能读出人物感情,读出“味道”。自读2—12段,同学们自己先体会爸爸说话时的神态、语气、语调等,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读,交流)
  生1:因为第4段中已经明确的写道:“爸爸哑着嗓子”,所以,“爸爸”的说话很吃力。
  生2:爸爸不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说明爸爸病很重了,所以爸爸说话时应该是很虚弱,很慢。
  生3:爸爸也知道,从第11节中,爸爸说:“没有爸爸……”可以知道,爸爸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暗示自己要不久于人世了。
  师:这个同学目光敏锐。结合这个背景,爸爸此时说的话,其实是对女儿最后的叮嘱,是对女儿的遗言了。应该怎样读?
  生1:爸爸肯定是很沉重,很意味深长的。
  生2:爸爸舍不得女儿,依依不舍的。
  生3:非常舍不得自己的儿女,是那么的无奈,那么心痛。
  师:我们就重新来读这几段,读出爸爸的沙哑、沉重、虚弱、不舍,读出爸爸的百感交集的心情。
  (在充分理解了背景的基础上,学生齐读,读出了深情,读出了一片沉寂)
  [片段实录2]
  师:刚才的同学读出了人物沉重、复杂的心情,读出了人物形象。于是,一个爱花的,爱生活的爸爸形象,出现了我们大家的面前,令我们身临其中。为什么英子那么希望爸爸去参加自己毕业典礼?
  生1:因为她想让爸爸见证自己的成长。因为毕业了,就成大人了。
  生2:还有,爸爸六年前就说过,要我好好用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致谢词,如今,英子做到了,所以希望爸爸也同她一样高兴。
  师:爸爸何尝不高兴呢?爸爸何尝不想参加呢?可是此时他却是“我怎么能够去?”他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非常的难过,非常的痛心。
  生2:还有些愧对女儿。不能满足女儿的一个小小心愿。
  师:所以,爸爸此时只能鼓励女儿“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可女儿也这么来“鼓励”爸爸:“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同学们请仔细阅读此刻爸爸的动作,从书中画出。
  生:爸爸“摇摇头”,不说话,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手,“看那上面的指甲”。
  师:爸爸为什么告诉女儿实情?为什么把脸转向墙?为什么“看指甲”?你怎么理解爸爸此时的动作?
  生1:怕女儿知道后心情会不好,影响了第二天的毕业典礼。所以不能说出自己的病情。
  生2:他把脸转向墙那边,是因为他的眼泪要流出来了,把脸转向墙那边,是怕女儿看见。
  生3:他不敢再面对女儿渴望的眼神。
  师:转向墙那边后,他为何要看自己的手指甲?难道是手指甲上有什么东西吗?
  (沉默一会儿)
  生1:不是。他是想让女儿看见,他转脸是为了看指甲,从而掩饰自己的痛苦的神情。
  生2:他快要流泪了,所以这两个动作,是为了平静自己的内心,不让自己流泪。所以,下文中他才能“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爸爸想去,却不能去;想说,却不能说。面对女儿,他的心里在流泪啊!千言万语,爸爸最后只说了两句话。请同学齐读。
  (学生齐读,读出了沉重)
  师:这其实是爸爸对女儿最后的遗言了,却只是简单到叫女儿不要迟到,管自己和弟弟妹妹。你能不能再从中读出更多的意思来?你觉得此时爸爸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生1:从第一句话中,可以看出爸爸担心女儿,因为一年级那次事情,所以还有些不放心。希望女儿能够有好的习惯。
  生2:一年级那次我偷懒,爸爸打了我,逼我上学。此时,爸爸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不能再督促女儿了,希望女儿在今后的道路上,自己能督促自己。
  生3:这是最后一次叮嘱了。第二句话,爸爸暗示了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不放心几个更小的孩子,心里有无限的牵挂。
  生4:他还觉得有些对不起英子:自己将不在了,英子这么小,却要挑起家里的重担,此刻,“你已经大了,是不是?”其实女儿才小学毕业,可爸爸是多么希望英子已经长大了。所以这句话的背后,是爸爸对英子的殷切希望,还有对英子的愧疚。
  师:爸爸此刻心潮起伏:丢不下英子,丢不几个更小的孩子,丢不下这个家,对女儿的希望,对不能照顾女儿的愧疚,无限思量,同学们,你体会到了吗?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读:读出这个心潮澎湃的爸爸,读出此时此刻的伤感,读出英子对爸爸的无限怀念。
  (学生齐读,中有呜咽)
  教学反思:
  课堂上如何深入领会思想感情?阅读是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语文”化的手段。只有深入文本,全面把握情境,细细品读,才能“读”出情感,读出意味,这才是语文的朗读。也只有这样的反复阅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段是文中的一个重点部分,通过对这部分的涵咏性阅读,紧紧把握人物说话时的语境,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学生很自然就领会了“爸爸”的慈爱形象,体会到文中的伤感的感情,再结合后面的骊歌的歌曲,学生对全文“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就能够体会到,领悟深,读得好。
  
  言宁旺,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