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荷叶 母亲》的朗读教学
作者:陈丽雅
根据语文新课标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我们一般的做法是从这三方面加以指导:(1)、读准字音;(2)、读清节奏;(3)、读出感情。
教师在朗读指导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从文中抽取一些关键句子进行关于重音、节奏以及语气语调的处理指导,以此期望学生能在这样的一种落实到字词句层面上的操作能增加朗读指导的有效性,以促进文本解读的进一步的深入。这是我们的常规做法。可是我听了《荷叶 母亲》这节课后却深深地感受到这种做法的缺陷性。
课堂教学片段展示:
执教老师在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后,就引导学生品读语言:
师:找出文中最能触动你的心灵的句子或情境,谈谈你的感受。
生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呢?
生2:“荫蔽”一词声音要拉长。
生3:“母亲啊”的“啊”字读的时候声音也要拉长。
师:还有哪些词语要读重音呢?
生4:“除了你”的“你”字要重读。
(生读)
生5:“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师:哪些词要突出重读?
生5:“不住”、“勇敢慈怜”等词要重读,突出荷叶对红莲的关爱和保护。
师:文中写人与花非常紧密的句子有吗?
生6:第六段——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师: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6:应该用舒缓的语气读。
(生读)
……
在听课者听来,这一朗读指导教学片段实录由于没有对整篇文章的情感的整体把握,好像散打,东一榔头西一锤似的,带给学生的思绪和感受是乱的,不完整的。
针对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教学设计的调整:先给文本定下一个感情基调,这首先是学生感悟到的,再经由老师点拨启发。然后让学生定位在这样的感情基调里朗读。比如《荷叶 母亲》,它抒发了作者对母爱的深沉感受,对母亲的一片深情,这是它的感情基调。学生整节课的情感就应该沉浸在这样的情感氛围里,自觉地用饱含深情的语气语调来朗读课文,朗读文中的每一个句子。在课堂上保持了这样一种情感氛围后,再进行个别句子的指导是否更入情入理,更有效果?看来朗读指导可以分这样三步走:(1)、营造与文本相契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2)、引导学生通过声音表达这种情感;(3)、重点指导,落实到个别词句的点拨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观摩名师的课堂上往往发现他们这样的做法。我们来看特级教师王爱华老师《麦先生的旅行》的课堂,她在讲课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麦先生对失去儿子的悲痛,对儿子的无比思念。
课堂片段教学展示:
(1)、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比如师说:“儿子死了,麦先生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去旅行。”
师说:“儿子死了,麦先生没有哭泣,没有流泪,甚至都没有说一句话一个字。但是这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图画后面藏着一个词,它深埋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是哪个词?”
师说:“是的,人们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他会在那里呆上一会儿,分享片刻的快乐。麦先生就这样带着无穷无尽的忧伤和暂时的快乐继续前行。”
(2)、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王老师的神情或平静或忧伤或悲痛,帮助营造课堂的情感氛围。
(3)、通过设置情景(利用图画)让学生去感受,去想象:此时此地(游乐场,马戏馆,大海边,轮船上),他做了些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学生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走进麦先生的心灵深处,与麦先生感同身受,一起悲伤,一起思念,读出来的还仅仅是文字吗?学生的朗读还能没有感情吗?
(4)、最后播放的一首歌曲《快回来》把课堂蕴蓄的情感推向了极致,在歌曲的声声“快回来”的反复吟唱中,我们听到的仿佛就是麦先生发自内心的呼喊:“快回来,我亲爱的儿子,我想你,我不能没有你!”这首歌的使用真正恰到好处,无可替代,教学手段用到此处算是精妙。
因此,我觉得朗读指导重要的不是技巧。技巧是操作手段,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是冷冰冰的。而文章是有血有肉的,是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读书需要用情,只有学生用情去读书,没有读不好的。可见,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重要的不是朗读时重音如何处理、节奏如何把握等技巧解说,而更关键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悟“情”,感“情”,从而表“情”。而且这一流程是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一气呵成的,而不是散打似的东敲西击。教师是通过语言、画面、歌曲、想象、对比等教学策略一步一步累积、反反复复萦绕而营造一种浓浓的“情”场。学生只有身处“情”场中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
所以朗读指导关键在于教师对文章“情”的铺垫、蕴蓄和营造。
陈丽雅,教师,现居浙江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