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窗》:透视人类灵魂深处的风景

作者:徐方敏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以区区1200多字,勾勒了一幅意蕴深厚、想象丰富的奇妙画卷。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人类灵魂深处的风景,得到无穷的启示和反思。听了不少关于《窗》的优质课后,有一种如鲠于喉,不吐不快的感觉。大多数优质课都是运用所谓的对话、合作、探究理论,对学生进行巧妙的诱导,归根到底是作“扬善贬恶”的说教,美其名曰“人文”或“人文素养”。我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演示,并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生成性、自主性、探究性的阅读理念。架空文本谈人文只能是一种说教,一种变相的灌输,一种游离语文味的道德诠释。只有加强语文基础性的课堂,才是真正彰显人文性的课堂,否则就会成为乱生发,沦落为政治的附庸,丧失了语文学科的本性。只有将基础性和人文性作无缝焊接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对于这篇短小精悍的小说,笔者认为从体现三维目标的理念出发,最起码应注意下面三个方面的教学。
  
  1.注重词句品析,咀嚼用词的精妙和遣词造句的匠心。
  
  这篇小说虽然很短小,但是作品却包容了大量的信息,所以教者可以挖掘出许多可以续写、补写、扩写的素材。这主要是作者对它作了精当的删剔,筛取最合理、最具表现力的词句极其经济地来表述情节。这些词句是很值得语文课堂玩味的,只有通过用心的品味才能嚼出它那特有的芬芳。比如第4段中的“很显然”三个字,看似简简单单,轻描淡写,其实暗示了靠窗的病人描述的窗外美景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异常感人、异常诱人,也为下文的祸患埋下了伏笔。从靠窗病人用羸弱的残力竭尽心虑地为病友虚构窗外美景来看,不难想象他是克服了多少痛楚,他的精神又是多么的高贵。第6段中不靠窗病人想:“为什么偏偏是挨窗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中“偏偏”一词,写出了不靠窗病人内心的不甘和不平,形象地勾勒出了他由享受到困惑和怨恨的心理轨迹。第8段中的,“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一句中的“照例”,真实的刻画出不靠窗病人被这种困惑困扰己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说明了不靠窗这位病人为这个害人害己的想法受尽了煎熬。当靠窗的病人停止了呼吸,不靠窗的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这一个“仍然”活生生地暴露出了一具见死不救、令人发指的行尸走肉的丑恶灵魂。当然像这样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句,在文中还有不少,只要学生开动脑筋,仔细品味定会有许多收获。
  
  2.引导学生学习抖“包袱”的构思方式。
  
  《窗》这篇小说采用了所谓的“欧·亨利式笔法”,充分体现了小小说独具匠心的构思,运用对比、空白、悬念等手法谋篇布局,给读者以灵魂深处的震撼。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泰格特的《窗》的结尾就遵循了这条名言,只用一句话:“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而且是独句成段,嘎然而止。虽然意犹未尽,却给自私者一记响亮的耳光,给阅读者一次次强烈的心灵地震,在恍然大悟时,产生了久久难以平息的思索。对嫉妒者是一剂警醒剂,对高尚者是一曲激昂的颂歌。
  而这一切效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巧妙的构思,奇特的结尾。这铿然有声的结尾,与我国传统艺术相声的“抖包袱”很相似,平实的叙述于最后一笔而使全篇得以升华。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玩味、体会这种结尾的妙处,提高学生作文时结尾的能力——抖响作文的“包袱”,让平实变成蓦然回首的惊喜,让平淡变成回味无穷的反刍。
  
  3.解读文本多元主题的现实意义。
  
  刘根龙说:“这篇小说文字简洁,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读来确实耐人寻味。对这篇小说不同读者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如细细回味,也许可以悟出点人生哲理。”的确如此,仔细玩味,深感小说的主旨,恐怕不能简单地用“扬善贬恶”来诠释,应该还蕴含着许多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学习本文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
  不靠窗的病人,由享受到羡慕,由羡慕生嫉妒,由嫉妒生怨愤、变恶毒。这个心理蜕变的轨迹,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商品社会中,物欲横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病毒滋生的土壤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割断它繁衍的基因?过分的炫耀自己的快乐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合适的心理距离是多少?联系当今社会,有人看不得别人富有,生就严重的“红眼病”,自己不努力,却想方设法地损害别人的幸福;有人觊觎别人的地位、名利,用卑劣的手段诋毁中伤别人的清白……培根说的好:“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他眼光所注目的地方。”嫉妒者“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由此可见,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存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对待生活中斑斓的名利要怀有一颗平常之心,对待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要有一颗慈爱之心,只有心灵高尚的人,心理健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多角度解读作品的现实意义,才能在学生灵魂深处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道德明灯。
  总之,我们不能只作教参的布道者,还要在生成中感悟作品的现实意义;不能只重视人文性,而忽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不能只图热闹片面追求合作教学的“轰动效应”,而轻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更不能断章取义的解读新课标。
  
  徐方敏,教师,现居江苏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