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论文学素养的“气”

作者:王杰明




  李泽厚评说“气”是“身兼道德与生命、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特点,它作为一种凝聚理性而可以释放出能量的感性生命力量。”
  气,文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论题。孟子“知言”、“养气”,是古代文论“气”的哲学的发端。魏晋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作出“气”的著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指的是作家的气质、修养。认为作家的才智、秉性决定他的创作,文章的好坏取决于文中体现的“气”,说“气”有清纯和浑浊等不同类型,指出“气”受学习与环境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了当时文人对文学特征与作家修养问题的自觉意识。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阐述“神与物游”的观点,指出想象思维接受主体“志气”的制约,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中唐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答李翊书》,谈到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指出:“气,水也;言,游物也;水大而物之游者大小皆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气”指文章的思想内容,可领会为文章中反映的精神气质,是作家思想修养在文章中的体现,这就把作家思想道德和作品内容联系在一起了。“气盛言宜”,说明文章的语言技巧置于作品内容的制约之下,并达到和谐统一,强调“气”对言的作用。宋代苏辙对“养气”、“文气”理论有重大发展,他指出:“以为文者,气之所行,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说明文章是作者气质的外观,不仅仅是学习就能达到的程度,而是天赋学养诸方面的积累发展。“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上枢密韩太尉书》)他特别强调广阔的生活阅历,以广泛的游历交游,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激发感情。他称颂孟子,效法司马迁,评价苏轼“诸文有奇气”,提出外在阅历和内在修养两个方面,注意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这是对“养气”文学理论的贡献和发展。“气”或重在天赋,或重在学养,或重在道德修养,或重在生活阅历,对作家素质培养和创作水平提高都有积极可行的意义。
  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关哲学、医学、文学的重要术语,尤其在学理范畴中,它的内涵与意向推衍发展。而今一些文论经常涉及“气”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学习研究,对探求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提升人们内在心理素质与修养,仍有现实意义。
  
  王杰明,甘肃平凉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