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让语言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秦永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即教学重在唤醒学生,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无疑担负着唤醒学生的重任。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怜惜芳芳众生亲近体贴自然万物,在学生的心中鼓起生命的风帆,能够在生命之河上泛舟轻游,语文教育的载体与内容是语言,即国语,“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语)。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生命意识、领悟生命激情,使语文焕发出生命活力。语文教育的主体是文化智慧的结晶,其中有漂泊落魄的生存状态,有九死不悔的生命意识,有昂扬燃烧的生命激情……其中的语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沉淀,饱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生命的看法与价值追求。这些典型的教学文本能使学生感悟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更明智地审视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样,我们就能以语文教育过程中的“语言”为切入点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点燃起他们的生命之灯,照亮他们的心灵世界。
那么,如何通过“语言”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呢?
首先,可用优美的语言熏染学生。选入语文教材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词句华美,内涵丰富,读来余味无穷。沉潜其中,谛听生命的空谷足音,我们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情感的激流。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蓬勃的生命,反映到文本中更是如此。读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学生的眼前不禁一亮:鲜明的色彩对比,灵动的生命飞扬;读到“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学生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片茂林修竹环绕的水溪中,荡来了一群晚归的采莲少女;读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学生禁不住与作者产生共鸣:恬静、闲适、美好的生存环境是多么令人神往。这些自然景物中暗藏的是生命的潜流,跳动的是生命的脉搏,自然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命、意志,阅读自然就是阅读人。经过作家创造的“自然世界”包孕着生动活泼的万物——有明朗的天空,清冽的泉水,毛茸茸的小动物……所有这一切和我们人类一样,共同生存扎根于同一个地方,接受同一片蓝天的笼罩抚慰,经历着生老病死和荣辱枯衰的生命踪迹。透过自然万物的形象表征,我们能洞悉隐于其后的深层意蕴:我们要珍爱自然,更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其次,可用语言的情感性来启迪学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能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文章不是无情物,许多选文在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的情感,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生命,阅读文本的学生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披文入情”的阅读中,以情动情,以情唤情,文本的情感世界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在辛弃疾词作能体现出来的个体生命的强大力量中,不仅笼罩着现实苦痛的重担,而且笼罩着生命短促、时光易逝的重压,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生命矛盾,从而透出一种生命、事业的悲剧感、崇高感。如何在短促的一生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使生命取得永恒的意义,这是一种古往今来永恒的感情。语文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现生活的悲剧性,使学生明白人的存在、人的生活是短暂的,有痛苦的。面死而生,从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美好,更加珍惜今生今世。
同时,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可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世界,与文本作者共同游历那一段生命情感的历程。教师的这种情感铺垫,是诱发学生情感的因子,做得恰到好处,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为师生敞开心灵进行对话创设了有利情境。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诗八首》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人们一读到诗,往往会联想到驰骋的想象、充沛的感情、鲜明的形象、音乐般的语言,会联想到优美、动人、鼓舞、力量。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会和民族精神融合,长久地滋润大地。今天我们读的古诗八首,有的距今900年,有的距今1500年之久,然而,诵读咀嚼,仍可闻到其中的芳香。”优美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引领到瑰丽的诗歌的王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打开他们情感的闸门,他们对文本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文本的意义会在学生的阅读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文本经由学生的阅读,参与创造,会变成生动活泼的生命体,这样的教育过程就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现生命的踪迹,荡漾起理想生活的激情。在语言中感悟多姿多彩的生活、体味荡气回肠的情感;在语言中,滋养学生贫乏的灵魂、培养高尚的精神。让语言唤醒学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闪耀的生命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秦永第,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