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途径

作者:董玉辉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国家不能走向强大。这一点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加强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载体,力求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在课堂教学中,也习惯于把知识讲深、讲透,对教学内容的没有恰当的取舍。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对教师讲授过的知识非常熟练,对已成定论的内容擅长解释说明,但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新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着手。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它包含了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最终目标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他指出“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而且这种新的图式是创造性的,它在性质上也不同于原来的图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活动的参与者。要变过去的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着创新的构思设计、创新的教学流程安排,带着学生共同进入语文大课堂。
  2、注重讨论式、谈话式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关注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个性和创新从来就不是分离的,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个性是创新的前提。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按照教师本人预先设定的思路来进行,步骤清晰,层次分明,但难免流于死板、缺乏灵动。虽然不少教师注重通过讨论来改变课堂结构,但这种讨论通常是单向活动,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丰富多彩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展示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运用讨论式、谈话式教学模式,尝试由教师提问为主逐步转向调动学生提问教师或学生解答,从而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提升思维素养品质
  
  1、鼓励挑战权威,发展批判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老师“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名人名家的作品也会存在瑕疵,也会留下一些遗憾,所以,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怀疑名家,挑战权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一方面,我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最大优点在于写景状物细致,章法、修辞和语言文字几乎无可挑剔。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说“你觉得本文有没有什么不足?”开始,同学们颇为惊诧,我启发说“不要迷信权威,名家的作品就没有瑕疵吗?”通过冷静的思考和讨论,有同学说文章似乎给人以刻意雕琢之嫌,我趁机鼓励该同学作进一步的阐述,接着告诉他们,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对这篇散文提出过批评意见说:“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意,见得不怎样自然。”
  通过大胆质疑,不仅能够使学生带着辨证的眼光来学习课文,更重要的是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持之以恒,学生就可以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也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2、鼓励放开手脚,发展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发散思维。吉尔福特说:“发散思维朝不同方向寻找或行进,这只有在没有唯一的结论时看得最清楚。”按照他的说法,发散性思维有三种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精致性。这几方面的特性与创新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创新的一个标志。
  发展发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培养侧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善于从多侧面、多渠道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扩大解决问题的思路;善于利用外部信息进行联想、类比;引导学生能够从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个角度来找到思维的切入点。
  培养反向思维。反向思维是创新常用的思维方式。有些问题,从正面往往很难突破,而“反过来想一想”先行解决对立面的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养直觉思维。直觉是一种在知识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得出的具有一定偶然性和突发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自由创造的思维。新的发现多是通过直觉思维的爆发来实现的。但是直觉的认识成果却需要逻辑的栽培,因此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意义是重大的。
  
  董玉辉,教师,现居安徽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