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论据的同一素材多用

作者:周菊英 郭旺仙




  事例论据,同一素材,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
  李白的故事
  ①证明“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②证明“认清自我”
  人生的意义难道只在于仕途,李白最终没有按世俗的期望去做,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放白鹿于青崖之间,遍访名山。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当人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诗仙李白。
  孟母三迁的故事
  ①证明“客观环境的重要”。
  一开始孟子家住在屠宰场附近,孟子整天学杀猪,孟母果断搬迁。这次离坟场近了,孟子整天学殡葬之礼,孟母又果断地搬到一个私塾附近。受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孟子立志读书做学问,终于成为儒学大师,由此可见客观环境的重要。
  ②反过来也可证明“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孟子之所以成为儒学大师,关键在于他本人的主观努力,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说客观条件重要,那么孟子首先受她母亲的影响,如此说来,孟子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和他母亲一样的平民百姓,可见虽有孟母三迁的佳话,但成才的关键仍在孟子本身,在于他的远大志向,在于他的刻苦攻读,离开自身这一内因,别说离学校近了,老教授的儿子不学无术的还少吗?可见一切事物成功的关键在主观努力。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①历来强调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强调主观——近墨者未必黑。
  ②反过来,证明近墨者黑。
  人们常说“出污泥而不染”岂知浸入污泥的只是它的根,荷花自身亭亭玉立于水面上,离“墨”甚远,当然不会染了。如果把它深深地踩到烂泥里再拔出来,它又是怎样一副尊容呢?可见,近墨者必然会黑。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①证明“逆境出人才”。
  ②反过来谈“客观条件重要”
  尽管说主观条件起决定作用,但客观条件同样不可忽视。就拿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来说吧,尽管匡衡读书心切,可是伸手不见五指,这书能读得下去吗?他之所以凿壁偷光,不正是为了那点光吗?没这点光连字都看不见,其他事情就更不用说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具备起码的条件是一事无成的。
  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受官刑之后,忍辱负重,著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史记》,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
  ①这说明逆境出强者。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②坚定的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我们知道,宫刑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司马迁受到如此残酷的摧残,精神受到空前的打击。这时支撑他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信念稍差一点的人早就放弃了,还谈什么著书立说,可见坚定的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③远大理想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司马迁虽然受到如此的摧残和侮辱,但他要通过写《史记》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远大理想,达到改变社会,实现理想政治的目的,为此,他才隐忍苟活,不达理想绝不罢休,终于完成这一历史巨著,可见,远大理想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周菊英,郭旺仙,教师,现居武汉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