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向志红




  语文课本是许多语文学科专家们投注极大的努力,苦心孤诣多年的成果,文章内容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它涉及到的是社会、生活、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方面,选择的又是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最好蓝本,而长期以来,初中学段的阅读教学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并茂的精典之作。如果把这些文章学熟学透,既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又学会它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就会对写好作文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考虑好写作安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裁、构思的方法,从阅读教学中获得一些写作的感性经验。
  从阅读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学写作,以课本为范例,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写法,练习写作。模仿范文的写法,就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古人作文写诗,也多模仿前人,如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化用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里的诗句。现代作家碧野曾说过,他的写作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作文也同样离不开模仿。例如:学习了鲁迅的《藤野先生》可引导学生借鉴选用典型材料写人的方法。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仿照课文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描写四季的文章。
  仿写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仿写实践,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仿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仿写是为了更好的借鉴,创新。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背记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有人曾作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制度下想“金榜题名”,必将《论语》《书经》《礼仪》《左传》等四十多万字的书籍读熟背熟。再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从心理上看,加强背记能力,对一个人思维能力的训练,对词语的积累及语感的培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没有记忆和背诵,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
  阅读教学中扎扎实实抓背记之功,尤其是对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应及时督促学生背记。并要求背诵优美的句子、片断。对于一些名言警句或独到的观点、看法或生动的事例,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摘抄。将许多有用的材料储存于自己的脑子中,运用到作文中就会挥洒自如。比如:学生在写“春”的作文中写到:春天是怎样的呢?有人说是“草长莺飞,杂树生花”;白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杜牧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篇文章的开头引用了白居易、苏轼、杜牧等有关吟诵春天的诗句,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为作文增加了许多亮点,这就是背记课文中的诗句,吸取民族文化精华并巧妙运用到作文中的结果。又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我的一个学生这样写到:我曾羡慕“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的无忧无虑和隐居山村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拘无束。这都使我对上苍表示不公,为什么幸福就降临不到我的头上呢?……这篇作文的开头也同样引用了先人文化的精髓,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民俗文化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如对联、谚语、歇后语、俗语、灯谜等。如能在教学中挖掘其文化精髓,在写作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教学中关注民俗文化。如《看云识天气》中多处运用谚语,将抽象难懂的气象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又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运用了农谚,使文章通俗易懂;再如《端午的鸭蛋》作者写了各种端午习俗,用语质朴自然,使文章情趣盎然。其次,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民俗文化。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丰富。如过年时的春联,它用词精炼,对仗工整,使人倍感亲切。我们要求学生随时记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请看一位学生的习作:“雪停了,大地在厚厚的雪被里沉沉睡去,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来年的春天。麦苗躺在雪床中,喃喃自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明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说罢,也睡去了”。再次,开展民俗文化实践活动。我们借着端午龙舟节,参观了屈子祠。搜集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并写了《龙舟故里》的作文。这使学生既体验了端午节的独特风俗和屈原的爱国情怀,又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养成了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增长了才干。在实践中触动内心的情感,产生了许多感受。我手写我心,足以抒写内心对五彩缤纷世界的认识。
  总而言之,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如何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如今作文教学对我们提出的挑战,让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在参与中思考和提高,为赢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不停的探索。
  
  向志红,教师,现居湖南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