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感悟生活抒写真情

作者:陈高林




  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用心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进而形成精巧的构思,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捕捉生活,感悟生活
  
  我知道,也许你会抱怨:我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一样,有什么可写的呀!说真的,我非常理解你,几乎每天接触的是同样的同学、同样的老师、当然还有同样的家长,我们既不能像徐霞客那样游历天下,也没有李白、杜甫曲折的生活经历,哪来那么多东西可写、那么多情感可抒呀!
  可是,你转念一想,是否记起书架上曾畅销的《花季雨季》?是否记起颇受中学生喜欢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十八岁的天空》等,又比如说几度热播的《家有儿女》第一部、第二部呢?这些不都是反映我们身边的故事吗?你可能不曾意识到,如果你能用心把你们班你们学校的有趣的或者感人的小故事写下来,就会是一篇好文章。何况我们每天虽接触同样的人,但生活却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所以,你天天写、常常记,写得多了,也能整理成一本书,你也可以成为小作家呢!我想,你的读者也会不少,因为每个正在上学的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每个曾经上过学的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眷恋的回忆。
  只是,人们眷恋的不只是友情,还有那刻骨铭心的亲情。所以,未来的小作家,当你关注学校生活的同时,千万别忘记家庭生活。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通过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爱需要用爱才能察觉。把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可以用饱含真情的文字讲述爸爸妈妈的故事。
  聪明的你,关注了“自家”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同时,一定不会忘记友情、亲情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注意“搜集材料”!
  
  二、触发灵感小窍门
  
  假如,我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不明白到底生活中有什么可“捕捉”、可做“材料”的。我给你提供个触发灵感的“捷径”------读书!
  读书时,你边读边想,想作者所讲述的故事,想自己类似的经验。之后,你就去观察生活。它指向哪儿你就看到哪儿。这样,想着想着,看着看着,灵感就来了!
  以《社戏》为例,迅哥儿长大后再也没吃过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这些动人的故事如指尖轻轻拨动的琴弦,轻而易举攫住了每个学生的心,关于童年的回忆接二连三快活地涌了出来。于是,在我们的课堂上,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随即而生:有的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童真童趣;有的甚至在讲述童年时与小动物交往经历表现出了成长过程对生命的思考;也有的情真意切地转述了父辈们的故事,那个捡牛粪、打补丁的时代便历历在目了……如此诸多的叙说,情节具体,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学生们迫不及待,有着数不尽的故事要讲;而老师也不由得感叹到:原来他们的文章可以写得这样好。
  
  三、表达真情实感
  
  有了素材就像做饭有了米有了菜,要怎么做就看你自己了。但是你要记住:只有含着诚意做出来的饭菜才好吃;只有含着真情唱出来的歌曲才动听;只有蘸着真情写出来的文章才感人。
  要怎样才能表达这真情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中心事件进行翔实的描写。所谓“翔实”,有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详尽。欲详必须细致描写,如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夏天的五彩斑斓自不必多言,单是那颇具神话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就很让人着迷了,即使在别人看来百无聊赖的冬季捕鸟也别有一番趣味。究其原因,就在于作者详细地描写了捕鸟的每一个细节,凡是读过的朋友都会在眼前浮现出孩子专注可爱的神情和谨小慎微的举动,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孩子,也守候在那个“乐园”里……
  第二,确实。生活是真实的,相同的爱,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爱是推让一碗鸡肉的情节,有的爱是陪孩子学琴的辛苦;有的爱是温柔的抚慰,有的爱是厉声的训诫;有的爱是开心的欢笑,有的爱是无语的泪水……乡下生活贫苦,目不识丁的父亲不会写一首诗歌向你倾诉他的思念;家庭条件优越的白领妈妈也不会给你凑学费而赤着脚翻山越岭。感悟母爱可写点点滴滴的瞬间,比如母亲的一句朴素的话、一个简单的动作、甚至一个期盼的眼神中都能感悟到人间至爱亲情。
  所以,请忠实于生活,它是怎样的就怎样去写,不要去杜撰。真实的,才是最可爱的。
  
  四、编一个真故事
  
  作文可以编故事吗?当然可以。只是,编故事也有编故事的原则:忠于生活。即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
  所谓生活的真实,是指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和事,指生活中的素材和原型;所谓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通过提炼、概括、集中和虚构,即通过典型化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
  如少儿剧目中的许多主人公,一般都是众多成长中的孩子们的缩影,作品符合“艺术的真实”。
  即便你的作品写的不是生活的真实,你也应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进行提炼、概括、集中和虚构。其实,编一个好故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仅需要丰富的生活素材,还需要十分深厚的文学素养、扎实的艺术功底以及进步的世界观。
  请相信罗曼·罗兰的那句话吧:“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去体验吧,敞开心扉,和生活做好朋友,你会发现“体验无处不在,生活别样精彩”。
  
  陈高林,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