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新课标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作者:杨 斌




  语文个性化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意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而个性化的语文学习就学习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表达(书面与口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阅读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亲历亲为,而不能让教师包办代替;二、阅读这种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该是个性化的,不能用共性淹没个性,更不能以共性取代个性。
  那么,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贯彻新课标中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有所探究。
  
  一、个性化阅读强调独立阅读,让学生在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的过程中尝试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新课标强调师生平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扭转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扭转教师过多地讲解和带有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通过自主、合作,达到消化理解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阅读得以实现。我在教《心声》一文时,情境导入后,让学生自读感知、梳理结构,再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理解“心声”的含义。讨论:“李京京为什么能朗读得那么生动?从中你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然后让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想到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有的想到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提到了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等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二、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鼓励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
  
  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仅凭课本中的百十篇范文,仅凭教师的讲解来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延伸阅读”,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以此丰富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在平时教学中非常注重“延伸阅读”,每学完一篇课文均安排一篇类似或相关的文章(均事先打印好发给学生)给学生阅读,如教《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文安排亚伯拉罕·林肯的《在葛底斯堡的演说》;教《孤独之旅》一文可安排林清玄的《风中跌倒不为风》。其次,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自己选择文章阅读,完成读书笔记。即摘录好的句段,并加以分析,然后写心得体会。
  通过教师的推荐或学生自己自主选择阅读内容,一是可以让阅读内容具有真正的开放性,二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积极性,积累更容易收到实效,也便于养成学生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三是可以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形成真正的鉴赏能力,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遍览佳作、品味比较,让他们在价值判断的实践中逐步提高鉴赏力,实现个性化阅读。
  
  三、个性化阅读主张有创意的阅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发表独到见解。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遵循一个原则,即:“求同存异”。“求同”是主要的,因为它体现了对文本中的共同规律、共同特征的尊重。“存异”是必要的,因为它突出了阅读者的个性差异和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要求教师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怀疑鲁迅、巴尔扎克、莫泊桑。如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探研: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
  
  四、个性化阅读倡导在独立阅读基础上的合作阅读,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实现多向对话。
  
  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的过程。只有实现平等的有个性的对话,个性与个性的碰撞才能产生共鸣的火花。所以我们充分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发言权,容许学生的异口异声,并不失时机地赞扬学生,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师生共同对话。如教《故乡》一文,我们可按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多向对话。(仅各举一例)
  1、可与文本对话。
  师:文中几次出现“终日坐着”,表明她安分守己,笃操家业?这与后文的什么对比足以说明先前杨二嫂物质生活好,用不着四处奔波谋生?
  生:出现两次。这从与后文“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来每日必到”的对比中足以说明。
  2、与作者对话。
  师:从《故乡》创作的题材看,鲁迅笔下“豆腐西施”所处的那个时代乡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生:善良美好。
  3、师生共同对话。
  师:《故乡》写了两个人物的变化,借这两个人物的变化,作者其实要对比的是。
  生: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训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日见提高。
  
  杨斌,教师,现居安徽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