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从词风入手指导词的朗读

作者:王洪义




  我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为指导好学生的朗读,我将此词与李煜的《虞美人》比较阅读,在词风迥然不同的作品中,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两词的朗读方法,较深刻的理解了两词的思想内容。
  
  一、两首词的词风
  
  (一)毛泽东《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几百年来难得的好词,对这一点,已有公论。这首词的风格极类魏武,甚至比曹操的任何一首诗都要胸怀磅礴,摇曳多姿。这首词里所体现的极度狂放恣肆,即使是毛泽东自己,也是永远难以重复和超越的。
  这首词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由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由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整首词意象崇高宏大,如千里的冰,万里的雪,莽莽长城,滔滔黄河,舞动的群山,奔驰的高原……作者通过这些宏大的形象,抒写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要主宰天下的豪情壮志,整首词气势磅碍,豪情万丈,风格豪迈雄奇。
  (二)李煜《虞美人》
  李煜的词可分为两个阶段两种风格。李煜前期的词风婉转缠绵,等被俘后,词风一转而成大开大阖,幽伤、怀念、哀叹、郁结。陈廷卓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李煜之词为“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可以说,后主词是他天才直感的产物,其先天不拘的才情加上后天习来的卓越的艺术描述力使他的词呈现出“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的天姿”。他的词处处体现着不事雕镂的本真之美,真挚之情贯穿了李煜一生的词作,其前期词多为帝王家的流连光景、浅斟低唱,论情感厚度无法与后期相比,但却均为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不失其赤子之心”。
  这首词感怀故国,表达了对故国一切珍美事物的眷恋,以及对往昔的追悔,眷恋与追悔不断在其心中激荡盘旋,词中弥漫着浓烈的忏悔意识,沉郁之至,令人凄然欲绝。因而,其词情空间充满着枯与荣、冷与暖、死寂与生机、梦境与现实的两极体验,从而迷离彷徨、愁思无限。词一开头便责问花月,追忆往事,把读者带入一个现实的特殊情境中: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千里明月。一切看似那么美好,却已物是人非、江山易主,触动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创痛。于是,转入想象:明月下的故国,料想雕栏玉砌应该犹在,却已朱颜尽改,此景此情更使伤心,人愁不能已,潸然泪下。春花秋月本是人们眼中美好的事物,作者却企盼它早日“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消息,却勾起了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这些都是反常的。亡国之后“故国不堪回首”,其愁情“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无可奈何,无法排遣。词人的想象空间从“小楼”—“故国”—“小楼”间飞了个来回,时间也跨越了“今宵—往昔—今宵”的回环变迁。就在这时空变化、虚实结合中,拓展了国破家亡的悲伤内涵。这样的作品,每一个字都是从内心深处抠出来的,震撼有力,使人不禁掩面而泣。最后,以水喻愁,直抒胸臆。纵有千万种国仇家恨、身世之感,他也只能诉诸笔端,使其成为滔滔东去的江水,难以遏止。于是,在抚今追昔、忧伤感怀中,回荡着词人眷恋往昔、追悔莫及而又死不屈服的凄恻音响。其情感之沉郁深厚,力透纸背,令人心灵为之震颤。难怪王国维要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二、朗读处理
  
  (一)毛泽东《沁园春·雪》
  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把握此风格。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且交流自己在感情基调、语速、重音、表情、动作等上的处理。师生在讨论中要形成共识,比如:
  感情基调:豪放激动,充满自豪,全词要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语速:每节节奏可先慢后快,而后再舒展等。“须晴日”和“俱往矣”语速要慢。“还看今朝”要用拖音来读。
  停顿:上阕的“望”和下阕的“惜”要有较长停顿。“看”、“数”、“还看”处也应短停顿。“还看今朝”要一字一顿。
  重音:“分外”、“多娇”等要重读,“惜”、“略”、“稍”、“只”需轻读。
  表情:微笑、从容、自信,傲视一切。
  动作:想象自己站在至高点上俯瞰祖国江山,身形要挺拔,气度要雄健。
  (二)李煜《虞美人》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怎样通过朗读表达词人内心的凄楚和愁思,是指导的重点。
  感情基调:低沉、凄凉,声调曲折有致。
  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语速、停顿:低缓,有张有弛,一顿一挫,让朗读把自己也带入到那个忧伤的世界。
  把握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
  诵读:让眼前能浮现出词中的景象。
  
  王洪义,教师,现居贵州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