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关注文本是高效课堂建构的着力点

作者:璩存峰




  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语文教改正在悄悄地进行,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其中主要有:教学设计上,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课堂结构上,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力求灵活多变,符合认知规律;教学组织形式上,强调自主合作,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上,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这当中,还有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学习时数减少,而学习内容增多,不仅要学完全部必修课,还要学完好几部分选修内容,学习过程中,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报告讲座等课外活动。本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削减课堂高耗低效现象,删除无效教学环节,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便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旨归,成为各种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于是,解读文本,挖掘内涵,巧妙运用文本,便成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着力点、突破口。在此,笔者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思考与实践一并写出,就教于各位同仁与专家。
  
  一、做一个对文本的独立解读者
  
  一直以为,不借助教参、网络等媒介,能够独立解读文本,进而设计出独到的教学方案,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也应成为教师不懈的艺术追求。多年来已形成习惯,每讲一篇新课前,先独立阅读,读一遍理解不了,就读上两遍乃至数遍。读时,努力营造一个宁静的氛围,要求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划出主要内容,分清层次,理清文脉。(阅读教学时,对学生也这样要求)读到文本匠心独运或值得探讨之处,就设计上几个问题,甚至对此还可以想象、预设一段课堂师生问答的可能性教学实录。有些课堂教学片段就是在此基础上生成的。独立阅读结束后,再去参看教参或其他工具书。如果见解同教参等一致,就欣然自喜;遇到不一致的地方,就再推敲上几个回合,看看真理到底在谁的一边,直至不存疑问,方可心里踏实。
  最不入眼的教学行为:一是课前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在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临近时,再突击撰写教案。二是唯教参是从,教参成了个人教学的小拐棍,离开了就寸步难行。教案依葫芦画瓢,是教参的完美重现。此等课堂教学,其效率可知矣。
  
  二、突破教参藩篱,发现文本价值,力求新颖设计
  
  教参有很大价值,浸透着参编者的汗水与心血。我们在传承时,理应对其中观点充分尊重并吸纳。但是,教参也有它的局限性,并不能穷尽文本中所有的观照视角与内涵。应该承认,现行教参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传统篇目,所列材料要丰富些;入选的新篇目,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就少些。较易的篇目,材料详实些;难度大些的篇目,内容就少些。另外,现行教参与传统教参不同,它并没有提供一个现成的授课思路,而只是材料的堆砌与罗列,它是开放性的。教参的些微不足,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某种创造的可能。教参的编写特点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发挥创造性,从而对文本做出有个性的、建设性的解读与建构,进而形成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从接受美学上讲,这才是文本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选了《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两篇散文。教参中,针对前者,分析、赏析性的文字多达十页,而后者却不足五页,其中还包括三页与该文毫无联系的作者获奖感言。大部分教师对这两课的态度同教参一致,前者讲得不厌其烦,后者简单得只有三言两语,甚至干脆放过让学生自读。其实,按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听听那冷雨》才是难点,应是着力最多的地方,而老师可能感到难以驾驭就放弃了。
  初读《听听那冷雨》,感觉文笔汪洋恣肆,一如夏日那瓢瓢泼泼的大雨。思路也是信笔所至,信马由缰,似乎不甚清晰。细读此文,发现它并非很难把握。文章首段作者走在回寓所的路上,连用了三个“想”开篇,引起下文。末段用了“他想”呼应开头,照应全文。主体部分,即为作者联想的内容,依次描绘了春雨、秋雨、夏雨,其间贯注着强烈的艺术感受与思乡之情,可谓思路清晰。笔者决计把这课讲好、讲透,与学生一起寻幽探胜。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艺术直觉与语言穿透力,揣摩象外之意、言外之旨,从而很好地把握了雨的韵味、传统文化的意蕴以及作者笃厚的思乡情感。
  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中的《肖邦故园》也是难度颇大、易遭部分老师放过的一篇美文。教参对中间章节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说,但对开头及结尾部分开掘不够。笔者在教读该课时,发现第一部分蕴含着一个有关兴衰、存废的深刻哲理。我让学生仔细阅读,品味寓意,然后依照我预设的一个例句,说出一组语句。这一设计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后,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是师生共同修订、生成的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一百多年前的热闹/化作19世纪人们的遗忘/曾经的富丽堂皇/化为历史的灰烬/当初的一幢小屋/成为了波兰人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曾经的卑微/成为了后来的伟大/历史/很难说清它发展的轨迹/一切都在那里轮回/不断兴替。本文最后一部分思路、内容挖掘、设计如下:思路,由景色到音乐,又由音乐到音乐家;内容,表达了世人对这位音乐天才、爱国艺术家的深切缅怀与追忆。
  
  三、切勿机械割裂解读文本与培养高考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为什么现在不愿学语文了,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高考反正不考课本,所以学不学没关系,语文课上起来没劲。同时,他们又很茫然,不知解答语文试题的能力具体来自何处,又怎样习得。语文教学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部分语文教师难辞其咎。一是这部分教师没有让语文课吸引住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二是甚至包括一部分教师在内也不知语文魅力来自何处,或许压根就不知道语文教学最后要落脚到能力。教学只是照本宣科而已。三是一部分较高明的教师知道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他们把这种能力理解为只有通过做题,搞题海战术才能获得。于是,他们一方面匆忙传授完新课,一方面训练学生做题。做题与讲授新课成了两股道上的马车,成了永远只能平行而没有可能交叉的两条路轨。
  上述种种都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课本在帮助学生习得语文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现在对这个重要的例子我们都没有充分利用好,甚至还不知道它贵在何处。真正的语文解题能力是从注重文本解读的课堂上获得的。老师在试图理清、讲解一篇课文思路,这不就是在帮助学生获得解答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吗?所以语文教学要正本清源,回归文本,回归课堂。
  除了通过研读文本获得现代文阅读解答能力外,教师还要发现教材中的闪光点,即那些适合拟题训练或变式训练的地方。这样的例子很多,小至一道基础知识题,大至作文无不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中的这段文字可用来训练考查逗号、分号的停顿层次和冒号先分后总的运用方法。学习了《最后的常春藤叶》后可让学生们发挥想象,补写出老贝尔曼夜晚冒雨画常春藤叶的情节。《祖国山川颂》与《肖邦故园》中均有一段歌咏自然四季的文字,可设计成如下习题:“补写出下列横线上的语句。要求:(1)写一个单句,长短不限;(2)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________;夏天,_______;秋天,________;冬天,________。’”更高一级的训练形式是把训练与理解文意结合起来。比如学习《品质》时,我曾经设计过如下两个仿写题。小说中格斯拉先生的店面曾有过如下变化:先是两间店面打通合成一间,后来失掉了其中一间店面,再到后来店转人死。对此,我出了上句:坚守理想而倒闭。让学生对出下句。有学生对出:追求品质却死亡。我说对得很好,只是这是正对,能否再换一个角度来对。接着学生对出:(1)背弃诚信却开张。(2)恪守道德却死亡。等等。显然,对我的教学意图与设计,学生心领神会,然后对出如此工整的句子,也反映出学生已深深地很好地理解了作品主题。讲到第26段时,格斯拉面临生意上的抉择:两种选择,两种命运。对此,我从假设的角度,出了一组短语:改换门庭———刊登广告 ———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抬高价格——产品畅销——生意兴隆。指出作品中的主人公本可以丢弃诚信等道德品质,学习当时工业垄断社会中大公司不顾信誉、生产不合格靴子坑害消费者的错误做法,但是他并没有这样,而是仍旧恪守职业尊严,把制作靴子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直至饿死。并请学生选择能够揭示主人公正确抉择与悲剧命运的合适短语,依照例子一一对应写出来 。师生讨论,最后写出接近完美的答案:坚守店铺——恪守原则——精挑细选——精工细作——货真价实——生意萧条——穷困潦倒。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思维,又掌握了仿写这一专题知识,尤其达到了深化理解主题的重要作用,可谓事半功倍。
  以上便是我在新课程背景下,关注文本,创建优质高效课堂的可行性研究。此项实践,提升了自己研读文本的能力,促进了个人的专业发展。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了课堂思考的习惯,树立了踊跃发言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全面锻炼与发展。当然,毕竟学识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祈请专家批评指正。
  
  璩存峰,教师,现居山东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