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两个问题

作者:伏礼平




  一、语文学科的重新定位
  
  对于“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叶圣陶先生有过一段经典论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叶老在这里对“语文”的定义就是“语”(口语)与“文”(书面语)的结合体,用现在的术语讲,就是“言语”。从语文学科构成这一角度来讲,是非常正确的,也是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的。而随着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的发展,人们给出了一种全新的定义--“语文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文化”,认为“语文”虽然由语言和文化共同构成,二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表里关系--语言是表,文化是里;语言是毛,文化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全新定义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叶老关于语文定义的延伸:“语”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头语;“文”,即是“语”的内核。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如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因所站的角度不同或因所持的研究方法的差异,自然而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至少向人们明示:“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忽视“文”这个内核,也不可忽视“语”这个外在的形,这是语文学科构成体系中两个主要的内容。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首倡“语”,同时重视“文”。具体到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就是“语”的“教学”。
  
  二、当代语文教学的困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好几年的语文学习,在阅读、特别是写作上,表现出能力的极度匮乏。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表象,而没有看到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实质,总是错误地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纳为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于是提出了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加强生活体验,重视情感、思想的渗透。这种提法由来已久,许多教师也作出了尝试,但结果并不乐观,我们并没有走出教学的困境,相反地,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我们更加疑惑起来了。
  学生不了解不熟悉的题材自然写不出写不好,但即使是那些亲身经历的事,学生也不一定就能够写得出,写得好;没有切身体验或者说个人体验不深的写不出写不好,可即使对自己影响很大、个人体验非常深刻的东西他们仍然大都写不出写不好。如我班一个学生的父亲一年前患癌症去世,他很想写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可几次都不成功,语言干涩,缺乏情感的流露,读不出对父亲的怀念。在前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写关于“雪”的作文,并且带学生到校园里赏雪景。南国的薄雪不足以打雪仗,但孩子们依然兴味颇浓。半个小时后回到教室写作,绝大多数学生立刻变得如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面对着作文簿,无从下笔。这一巨大的反差,我想主要是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组织把握能力跟不上,并非在思想、体验上的匮乏。
  最终的文字语言表达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真正的学科能力。而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不是在经验(内容或者“文”)上,而在于他们思维的形式品质——思维形式方面(或“语”)出了严重的问题。这正说明不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思维形式是不会像思维内容那样自然丰富完善的。由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首先(注意:是“首先”)针对的是“语”这一“形式”的教学,而并非思想、情感、体验、价值观等等“内核”,更需要的是能够进行“教学”而不是“教育”的东西!
  当然,本文探讨的目的并不是否定语文具有的“教育”功能。任何偏执一端、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都会导致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严重的方向性错误。我们应当在“教学”与“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在“教育”时强调“教学”,找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实实在在地促进语文教学。
  
  伏礼平,教师,现居湖南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