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由满堂灌到满堂议的反思

作者:陈守明




  笔者观摩了一些具有课改精神的公开课:一节课设计了十几个问题,把对文本的解读变成问答的形式,问答结束,这一节课也讲完了,学生回答很热闹,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要么,一节课设计两个问题,如: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解决,教师简单地点拨,由“满堂灌”变成“满堂议”。这两种形式看来似乎顺应了新课程理念,好像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及对个性发展的关注,考虑到了课堂教学过程的自然生成,凸现了学习方式上的自我探究,其实不然,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有“请君入瓮”之嫌,致使课堂的生成变成了教学的桎梏,学生的探究结果变成了颠覆课堂的泥潭,也是对学生这一主体地位的不尊重。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万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苏轼在《题西林壁》中也说:“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以问答的形式代替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思维受到限制,导致他们缺少独特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像第二种用两个问题讨论的情况,虽说有对文体的理解,又有了情感教育,好像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但作为教师,作为文本的先知者,应循循善诱,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升华,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得到的启示都是肤浅的。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上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是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需要着力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习惯和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陈守明,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