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姚志松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教学活动是靠交往来完成的,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之一。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于漪在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时强调:“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显然,语文教学是有其独特之处的,交往之于语文课堂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交往意味对话,意味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是弥漫、充溢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这才是语文课堂所必需的。
  翻开我们的语文课本。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高潮迭起,璀璨夺目,千古流芳。记载着我们民族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和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从我国现当代名家名篇到国外大师的佳篇力作,风情万种,精彩纷呈,无不展现了人类文化恢宏的气势和神奇美丽。作为文本他们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他们期待着教师、学生把他们激活。情感的激活要靠什么?交往,即对话。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话与沟通。教师与文本的交流、沟通不等同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备课,而是需要教师对文本倾注感情,用真诚的心去体验,体验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并使之升华。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沟通,有其个性化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有着各自浅显、不成熟的生活经历,也许正是这份特殊,使他们对于文本的解读具备了独到之处,这正是我们教师所不具备的。在这里,似乎教师、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了矛盾。其实不然,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活动就是在这种网状的关系中进行的。平等互动、交流沟通,使各种观点、见解、矛盾互相交融,在对话中心灵得以碰撞,在沟通中情感得以升华。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平等互动对话式交流的过程。
  布鲁纳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明代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学则大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是认知、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常做“平等的首席”,与学生同奏优美的旋律;做“热线”,和学生在课堂上亲切交谈,让学生感到教学的鲜活和新颖;做“导游”,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探幽发微,欣赏险峰的无限风光。
  学生有了疑问,我不急于讲解,讲解无疑又是强加,而是教给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争辩来寻求答案。课堂只是给学生搭建的一个适宜学生学习、思考、想象、联想,表达喜、怒、哀、乐的平台,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自由表达。学生交流解答的问题越多,则对课文理解得越深。如我曾执教过小学语文课本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在课将要结束的时候,有个学生忽然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在电视里看到过有关猿猴的纪录片,猿猴的声音一点也不好听,李白当时那么高兴,为什么要写难听的‘猿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听听孩子们的回答是何等的精彩:“李白当时被赦免了,太高兴了,‘猿声’虽然难听,他却觉得悦耳动听,就像一支快乐的进行曲,于是就写了‘猿声’。”我进一步追问:“你怎么体会到的啊?”她便眉飞色舞地讲了一件事:前几天,爸爸出差回来给她买了一台漂亮好玩的游戏机,她高兴极了。上学时,特意叫上邻居小朋友一起走,一路上讲个不停,并约好放学后一块玩。其实她平时上学从不跟这个邻居小朋友一块走,更不在一起玩。可那天她太高兴了。多么真实!多么生动!多么富有创造性!这就是学生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这个问题引发感悟,充满了创新意识。当这位同学讲完后,同学们一个个激动不已,争着要说自己的想法。有位同学竟然说:有一次在学校里老师批评了他,心里难过,回家连最爱看的动画片也觉得没意思了……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活动一旦被激活,便犹如燧石的撞击,会接连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如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针对文中的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即失去双臂反而使维纳斯更加秀丽迷人的观点,诱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如果完好无损呢?难道断臂所形成的残缺比无损所具有的完整美更美好吗?学生讨论,甚至辩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学生平等交流后理解深化了,学生认为正是由于双臂的残缺才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每个欣赏者凭自己最美好的想象为维纳斯创造一双秀美的玉臂,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双玉臂。残缺生发了无穷无尽的想象,有形的和无形的结合了,虚实相生。再如学习孙犁的《黄鹂——病中琐记》一文时,有学生质疑:孙犁为何不愿买被卖鸟人玩弄的黄鹂?当时的心情如何?作为读者我们本身就只能去揣测了。是作者心中的美被破坏的原因?还是另有隐情?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一直延续到课下。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质疑、讨论对理解文意、作者的情感、掌握知识的意义有多大,至少学生走进了文本,思考了并引发了更多学生的思考。课堂上没有了教师的指令,少了教师繁琐的分析和微言大义的讲解。对学生而言其主体性得以凸显,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解放。对于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快乐;上课不再是无畏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激情的涌动,专业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语文学习更多的是情感的体验与积累,与学生的一生密切相关,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在平等互动对话式的交流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情感的碰撞,师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彼此愉悦。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每个人则都有两种思想。凭借平等对话式的交流,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边缘人,而成为课堂的拥有者。“以人为本”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本源,这样的语文学习才具有了真实的价值,具了现实的、持续的、真实的意义。
  
  姚志松,河南汝南幼儿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