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语文教学中的抛锚模式

作者:黄伟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的学习形势下,语文学习有了新的指导性纲要。但如何实现这个纲要,就需要由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契合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性,对指导语文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天地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统。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而现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的原因:一是不合理的招生分流,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整体素质低下。在计划教育体制划线招生的主导下,普通高中是香馍馍,不少的家长慨叹:升普通高中比升大学还难。而职业学校除了少数的档次高学校的招生可享受与普通高中同等权利外,大部分没有选择权利。职业学校成了问题生和学习成绩低下生的“鸡肋”,90%以上的学生存在“习得性无助”的学习心理,因材施教的难度大。二是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部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如何“教”,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学生热衷学专业及技能,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淡漠。故很多的语文老师都慨叹不知怎样改变学生对信息接收的麻木心态,怎样克服学生对语文课产生的审美疲劳,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新型教学模式的倡导势在必行。
  本人将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入了语文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各方面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可以使课堂唤起学生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语文课堂的审美情趣,吸引学生用语文的视角更深入地思考语文现象与社会生活,以完成语文课堂的最终使命。
  
  二、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积极现实意义体现
  
  (一)有利于良好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
  “教学总是在某种情境中的教学。”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倡导的是一种情境性的学习。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采用这种模式能使我们在上课之前,先行积极考虑怎样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去考虑教学流程的设计,创设成功教学的情境,把握好教学的切入点,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载体实现语文知识的传播。笔者在上周汝昌的《谈笑》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中国语言是何等丰富,何等生动”,本人将创设情境来诠释课文中出现的一百来个关于笑的词汇作为教学的关键。于是,本人从教学素材生活入手,找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些图片(包括周星驰顽皮的笑、蒙娜丽莎恬淡的笑、弥勒佛看破红尘的笑、学生在领奖台上的笑和学生回答问题的笑等等场景),并使之成为“笑”词与学生生活体验的最佳结合点。当这些图片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屏幕展示出来的时候,学生们的眼球被吸引住了,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那一百多个关于笑的词语的丰富意义被直观地感性地展现出来了。有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课文的主题很自然地就能被学生理解、接纳。
  (二)有利于以“锚”为中心的定向性语文学习的开展。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抛锚式教学有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确定问题,选出“锚”,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进行“抛锚”,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抛锚模式的“锚”的问题定向性与中职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的设置契合,有利于以适当的“锚”来组织开展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是以单元为单位的基于主题式的教学,各个单元都有中心主题。如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学习主题是“讲好普通话”,第二单元是“文章的主旨和材料”,第三单元是“小说欣赏”。各单元的的学习要求中点明了什么是学习的重点,然后要求组织好教例去教学。而我们很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注意把握教学的中心,教学目标定向不明确,对内容不敢大胆筛选,没有重点。苦了自己,害了学生。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有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中对择取教学内容的观念,强化定向性的目标教学,基于问题式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启发式、支持生成式的教学,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对自己体验的表征,以便为迁移创造条件。模式的流程设计有利于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心态,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语文问题,不知道如何认知理解时,教师就要及时地参与教学:要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这经常包括在课本和其它的信息源中发现相关的材料,或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以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学会了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四、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的提高。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提倡多向性的思考问题,课程的设计注重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在这种抛锚式或情境地性教学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往往产生于学生有趣而深入的讨论。在“抛锚式”语文教学中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学生要会用联想法、想象法、演绎法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例如在上《刷子李》一课,要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就可以以“刷子李”这一人物来抛“锚”,设置“从刷子李这个人物我们可以联想到学过哪些相类似的人物(卖油翁、李广等人物)、有什么感知的意义(学会做人、学技能、学会办事等方面)等问题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解答。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在这种教法的指导下,学生的语文的思辨能力逐步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合作性能力的形成。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抛锚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有助于创设能导致合作学习的环境,解决问题时为学生提供了创建问题结构、探索问题解答的机会,并无形中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对此都十分关注,这是因为:1)支撑物中描述的问题十分复杂,凭单个学生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为此,合作学习必不可少;2)支撑物的视觉本质又使学生易于参与小组学习,即使们阅读欠佳也无妨。事实表明,抛锚式课程对于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无疑是一个福音,因为,该课程有助于此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赢得同伴的尊重。例如讲授《守财奴》这篇课文,笔者为了强化合作学习,就出其不意地拿出一张“明星档案”表格来抛“锚”,除了“名人姓名”填上“葛朗台”,其他栏“性别、籍贯、年龄、职业、口头禅、爱好、家庭成员及关系、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由学生阅读课文进行阅读,分组讨论,通过讨论选代表填写,重点方在“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上,并启发学生思考:葛朗台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特征。整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还卖力地相互提醒、相互纠正。上得活跃而颇有实效,重新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创设了一种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久而久之,就可形成合作性学习的能力。
  总之,“抛锚式”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多种机会和不同的情景下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自然而然地进行意义建构,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是一种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延清、贾云宏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文、王海燕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 华东师范大学
  
  黄伟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