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用问题推进教学

作者:刘志荣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课文篇幅太长”似乎已成了他们永远聊不完的话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们寻找一种事半功倍简单明了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的提问起着关键作用。恰当的问题能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从而活泼有序地进行学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问”作为一种教法,自古有之。孔子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就是通过“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志向,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这样一种适用于语文课堂的提问方法,即一个问题贯穿全篇。下面就这一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用“一个问题”了解整体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当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整体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例如学习《再塑生命》一文,以题目作为切入点施问: “到底是 再塑了 的生命呢?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海伦再塑了自己的生命。”“说说看,为什么?”学生会到书里找答案,教师适时地点拨就可以了,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到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生活状况,有的学生还能调动情感体验,展开想象,感受一个盲聋哑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体会到莎利文老师对于海伦人生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学重点、难点的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达成了,也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又如学习《生物入侵者》一文,教师可以用:“从文中 我了解到了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文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文言文《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提问:“这里的 美,美在 ”用这样的句式描述桃花源的美的画面,从中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特点,我从看出来的。”用这样的方式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把握了文章的内容。
  
  二、用“一个问题”读懂主旨
  
  这种提问方式要求教师的设计要从一个既和教学重点或难点有一定联系而又易于进入答题状态的切口入手。这个切口是教者精心挑选,充分考虑到教和学的文字材料。例如,2003年中考试题《阳光,是一种语言》一文,用这样的问题就能引导学生理解全篇:“阳光是________。”(要求用比喻句表达对阳光的感受。)学生进而理解了“阳光”的真谛。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教师可以把握住“中举”来分析,设计问题:“范进中举前后有哪些不同表现?”学生会发现“中举”是文章的一道分水岭,文章写了中举前后人物的不同表现,学生会很自觉地进行对比,进而理解范进为什么喜极而疯,旁人对他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又如《变色龙》一文,在分析时只要抓住“变”与“不变”,搞清楚变的是什么?怎样变?不变的是什么?这样的切入方法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所在,学生顺着这一问题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激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一堂课有这么一个问题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往对话。
  
  三、用“一个问题”分析形象
  
  提问设疑的目的在于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使文章的形象跃然脑海、领悟心中。要达到这一目的,提问必须新颖、生动、有趣味。而用一个问题贯穿始终,似乎就简便了许多。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用这样一个问题就能使学生感受到紫藤萝花的美丽:“紫藤萝美,美在它的______。”又如《丑小鸭》一文,为了领悟丑小鸭的形象,教师可设计问题:“从_____中,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丑小鸭。”这样一个问题的设计就凸显了文章的主要形象,学生的理解也更深刻到位,同时更折射了主题。
  其实,用一个问题带动全篇的教学方式,不仅适用于记叙性或抒情性的文章,其他类别的文章也适用,如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可用一个问题“看到_______的云,认识到_______的天气"来理解全篇等。
  “牵一线而动全篇”的方式就是研读一篇文章的切入点。由此研读课文,始如曲径通幽山重水复,而终至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一线(即问题)不一定是课文的教学目的,但一定指向教学目的。当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不仅读懂了这篇课文,而且获得了读懂其他课文并构思自己文章的能力,恰如“授之以渔”的方法。找到了切入点,教学就成了一种艺术,教者轻松自如驾轻就熟,学者意兴盎然乐此不疲。我期待着在日后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们能善用“问”这一技法弹奏出动听的乐曲,真正达到叶圣陶前辈所说的“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读”的境界。
  
  刘志荣,教师,现居河北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