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古诗教学要把好赏析关

作者:范魁武




  古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借助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创设意境,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所以,我们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记忆以外,还不能忽略“赏”的环节,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赏析。而“赏”又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经验。要引导学生进入这一境界,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感情脉络
  
  诗源于生活。它所蕴含的情感大多是由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决定的,而诗人的生平遭际、性格品德又与之密切相关。因此,要想真正学好一首古诗,必须首先了解诗人生平,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也惟有如此,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唐王朝表面的繁荣和强盛中,潜伏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这一时代特点,一方面激发了他建功立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壮志豪情,另一方面又使他对虚华的王朝统治忧心忡忡,对权贵的奢糜生活满腔愤懑,从而使他深感众生芸芸而志同者难得。
  诗中的孟浩然与李白处于同一时代,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布衣,蔑视权贵,曾因与友人喝酒而拒不接待来访的权贵韩朝宗,并因此失去仕进的机会,而事后他对此毫不介意。李白因此敬仰他的人格(李白有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传世),于是主动拜访他,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世称“李孟之谊”。开元十八年(728)春,李孟在江夏相聚,二人品格相近,志趣相投,盘桓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舍不得分离。眼前已是暮春时节,孟浩然才在三月末乘船离去。诗人送别友人后,回到客舍便满怀怅惘地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绝句”。
  
  二、理解词语含义
  
  对诗歌的内在感情有所感知之后,再来学习它的语言文字。课文对选修诗篇中的关键词句附有注释,在教学中可参考注释进行诗歌分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点明题意和送别地点,“烟花三月下扬州”,交代送别的时间和故人的去处——这一句被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其中“烟花”二字,既烘托了江南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环境气氛,又暗指唐王朝繁盛的时代氛围,为下文的借景抒情蓄足了势。“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孤”一“唯”,写尽了分手的惆怅:表面上游人乘船,孤单而去;而深入思考,就不难发现,这“孤”字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身处繁华王朝,自己报国无门;面对熏天权势,自己又不屑为伍。泱泱大国,何处是立身之所!而难得的知己又乘船离去,“烟花三月”何其盛,挚友离别又何其“孤”!眼前景,胸中情,一个“孤”字胜过多少缠绵之辞!本就失落了报国的雄心,宏图大志,至今,连仅以慰怀的好友也辞别而去,虽友情仍在,但时空的阻隔足以引发内心深处的无限惆怅,一个“唯”字也就溢满了深切的叹惋。
  这样就由对词句的分析进而揭示了诗歌的深层含义:由别而惜,而怨,而见友情之珍贵,感情之诚挚。“言有尽而意无穷”,怎不让人油然而生“何时再见”的畅想?
  
  三、引导想象创造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经过对诗歌内容的挖掘,学生即可从字面上客观地理
  解诗的内容,能激发其想象力,让他们在脑海中显现一个画面,并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这样,无论是对诗歌内容的巩固,还是对其深层情感的掌握,都有一定的深化作用。
  启发:在长江之滨,黄鹤楼上,文人墨客聚集流连。李白和孟浩然这两位潇洒的诗人,也在这里饮酒斗诗,吟风弄月,畅谈天下之事,尽吐胸中不平,彼此相识恨晚,流连忘返。然而相聚总有别离时,分别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在黄鹤楼的生活和友情就要随着别离而成为回忆,而此日一别又不知何时相见!诗人心中有着怎样的激荡呢?孟浩然漂流而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伫立在江边,凝望着那条渐去渐远的小船。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船从“孤帆”变成了一个点,最终消失在天地尽头。此时此刻,只有那烟波浩渺的长江水无始无终地朝天边流淌,而李白对老友的深情厚谊与无限留恋,也伴随着长江水弥漫于空旷开阔的天地之间……
  用舒缓的节奏,抒情的语调,让学生在老师“吟”的氛围下闭目遐思,勾勒胸中画面,体会情中之景,景中之情。不难想象,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在脑海中展现出类似影视镜头一样生动具体的图景,尤其是送别的场面:名满天下的孟浩然乘船而去,豪放多情的李太白伫立江边,千里长江,春水荡漾着久久不愿归去的离情;一叶孤舟,帆影写满了对友人真挚的怀念。还有那空阔的江面及神驰目注的送行人……这一切,都会使学生对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有更真切地感受,并获得语境情感的体验,在精神上受到美学意义上的熏陶,以便真正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交融之妙,从而达到赏析的升华,获得对诗歌更深层次的把握。
  
  四、强化巩固记忆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掌握这首诗,接下来让学生用节奏分明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语调来反复吟诵,并正确默写,进一步强化对诗的记忆。并且,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不妨让他们也尝试着写上一首小诗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有一名同学这样写道:“春阳丝丝暖,融雪滴滴柔。笑看邻家嫂,晒被在西楼。”小诗笔锋虽显稚嫩,但蕴含在其中的童趣却让人赞叹不绝。这些诗无论水平高下,评价都应以肯定为主,对其不足之处,或施以遣词造句的引导,或给予思想深度的启迪。即使是“打油诗”也是值得鼓励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掌握诗歌借景抒情的特点,并启发他们在学习中要勇于尝试,敢于做学习的主人。
  
  范魁武,教师,现居河北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