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文本细读的三大功能

作者:苟德培




  我们认为,发现与创新的核心在细读。细读文本,细读前贤论述,细读今人论著,这个细读的过程让我们以巨人们的肩膀为起点,可打开发现与创新之门,踏上发现与创新之旅。
  
  一、细读,让我们走近文本。
  
  就走进文本而言,葛红兵先生批央视讲坛文化时有一条旗帜鲜明的理由:电视讲坛使读者远离了文本自身,而接
  近了由专家学者们烹饪的咀嚼过了、修删过了的快餐文化。虽然,我们并不完全认同葛先生关于讲坛文化的一系列评论,但是其关于走近文本的呼吁绝对值得提倡。因为走近文本、细读文本的过程让我们在作为“读者主体”具有的知识构成、文化修养、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背景等等之下,结合历史视角、佐以史评视角、站在现代视角,对文本结构、形式、内容、主题等等进行重新审视。以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为例,其笔下被高教板《外国文学》斥为“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的“官僚机器”卡列林形象,按照我们中国今天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审视,我们完全可以如王锡明先生所说:“卡列林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以事业为重的、数十年如一日忙于工作的、唯一没能顾及娇妻幼子的优秀国家干部。”显而易见,这个提法便是以今天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基础做出的与作家、评论家意旨大相径庭却又无可厚非的新观点。而这个新观点的提出恰是在走近文本、细读文本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拿捏人物心理活动、了解人物生活社会等等之上佐之以今天的文化认同、社会心理作出的全新阐释。
  因此,细读让我们走近了文本,让我们在权威史家与评论专家的观点之外,对文本进行了全新的考量和重新的审视。
  
  二、细读,让我们发现不同。
  
  接受美学认为:对过去作品的再欣赏是同过去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统评价与当前文学尝试与进行着的不间断的调节同时发生的。也就是尧斯所比喻的那样:“它更多的像一边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正是上述细读——走近文本的过程,让我们对文本进行了重新审视。而这个审视,是我们用自己的审美接受结合作者的创作意旨进行的。我们的审视与前人的权威认定、今人的补充说明有不同么?肯定会有不同,这个不同就是我们异于前人的思考、认识、看法、见解,即我们的发现。这个不同于前人的发现是否正确呢?我们完全可以将我们的结论进行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推导论证。以唐代大诗人、乐府名家元稹为例,史书对其品节多有非议,《旧唐书·钱徽传》说他“及得还朝,大改前志,由径以徼进达”。而权威专家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等论元稹品节大抵与传统意见相同。而近十年来的学人们却在详参历史资料、细读元稹文章之上提出关于此的新观点:冀勤《说元稹的政治品格》(《光明日报》)、吴伟斌《也谈元稹“变节”真相》(《复旦学报》)等文章针对古人、今人对元稹的批评,给予了不同角度的辨证,认为元稹不曾“变节”,它虽然“巧”过,但这巧又不能简单地与“不肖”等同,在对待朝政弊端和社会恶习等重大问题上,元稹一如既往的严正、不徇私情。这个新论点得到了学界同仁、甚至袁行霈先生及其《中国文学史》的不同程度的认同。
  因此,细读让我们发现了不同,让我们在与权威史家与评论专家的观点之上,建构出我们不同于其定论的新思考、新观点。
  
  三、细读,让我们思维创新。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立足于前人理论)的我们可谓站得更高,细读文本时我们理应看得更远、读得更透,理应领悟到乐谱的更多精髓,提出新理论、新思想。而这个新理论、新思想正源出于我们的新思考、新观点。
  细读,让我们发现了不同,拥有了新思考、新观点,而这个新思考、新观点怎样上升为新理论、新思想呢?这就需要严谨的论证和科学的论真。以鄢化志先生“中国诗歌发展”探讨为例,为了论证其音乐为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诗歌为音乐注入鲜活的灵魂,使诗与乐共同发展的新思考,其不仅细致系统地考查了诗、骚、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与民族音乐雅乐(先秦时期),清乐(秦汉三国两晋时期),燕乐(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俗乐(元明清时期)的关系;而且细心周密地分析了一代之音乐与一代之音乐文学结晶的典范——诗、词、曲,考查了诗衰落之要因——诗乐分。从而将音乐为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诗歌为音乐注入鲜活的灵魂的思考上升为诗乐合则双馨、分则失韵的新思想、新理论。今天,虽然诗与乐之孰“本”孰“用”尚无定论,然诗乐互补,携手并进共发展却成了学界不争的事实。
  因此,细读让我们创新了理论,让我们在细致系统的严谨论证,细心周密的科学论证之上,提出了我们的新理论、新观点。
  细读,抓住细节,用时代赋予我们的以知识构成、文化修养、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背景等构成新的审美观,对文本内容重新审视,对专家与权威观点进行全新考量,相信我们将在严谨中打开发现与创新之门。
  
  苟德培,湖北荆州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