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花样阅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作者:陈志春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果阅读没有读者自己的个性体验,那么这种阅读是没有任何创造性的。
  在聆听了鼎湖山的美妙泉声后,我带着精心设计的教案,面对着刚刚升入初三的莘莘学子,开始上新学期第一节的语文课:整体感知(找游踪,理思路)——深入研究(理解作者在泉声中悟出的道理)——品味赏析(感知语句的优美)。
  然而,教学开始不久,就出了问题:“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并不如我设想时那般顺手,用四字短语概括极费时间,思考归纳交流的过程也较枯燥。不仅学生没有兴趣,就连我自己也觉得索然无味,怎么办?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感到没劲,今后的语文课还如何上得下去?在让学生再读课文时,我不禁眼睛一亮:作者写作既然从“听”字入手,为何我教学时不也从“听”字入手呢?文中四次听泉,感受各不相同,特别是第四次深夜听泉,不仅听出了层次,还听出了人生哲理。想到这儿,我耳边仿佛传来了鼎湖山泠泠淙淙的泉水声。好,就以这四次听泉为抓手,然后让学生重点吟哦讽诵第8节,吟哦讽诵时,要来点花样,就叫“花样阅读”吧。
  第二节课在另一个班教学时,第一个环节我就改成:“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四次听泉的语句,并完成下表:
  
  与第一节课相比,交流的过程明显轻松多了,学生也活跃了起来。在重点品味赏析了第8节后,我就说:“下面进入‘花样阅读’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各组自己设计朗诵的花样,5分钟后开始比赛,看哪一组表演得最精彩。”于是,全班兴奋起来,积极性空前的高涨。
  师:哪一小组先来表演?
  (有好几小组的组长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你们想请哪一小组先来表演?
  生齐:李兰小组。(李兰是他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大家都想先听为快。)
  师:人心所向,我们就掌声有请李兰小组。不过,在花样朗诵之前,我们要先请李兰谈谈他们组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李兰:开头到“分出许多层次”女声齐读,因为这是总写;接下来男生一句,女生一句,每一句最后两个字画外音延长,因为要读出层次感,读出余音袅袅的感觉;听出感悟男生读,因为悟出的道理比较深邃。
  (接下来李兰小组就开始朗诵表演,但朗诵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轮到其他同学读时,他们忘了该谁读,李兰只好自己接下去,且齐读时参差不齐,效果不佳。)
  师:他们组读得如何呢?我们暂不作评价,下面我们再请一组。
  (陈洁小组开始表演,明显他们组的设计比前一小组更为精巧,层次感更强,读完后,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同学们的掌声表示陈洁小组的表演已经得到了你们肯定,那么他们小组的表演好在哪呢?
  生1:他们组利用了男女生声音的特点,如航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所以安排他读清脆一句,赵清的声音较柔和,就让她读柔曼句,陈洁的声音浑厚,就读后两句,交响曲一句齐读,读出了一种气势。
  师:很好,他能从音色音质的角度来评价。还有要说的吗?
  (李兰举起了手)
  师:我们听听李兰怎么说?
  李兰:我觉得他们还赢在了团结合作上,我们组虽然分好了工,但没有协调好,不能及时接下去,而他们组的成员合作意识强,每个人都发挥得很好。
  师:李兰从小组成员合作的角度作了评价,并进行了自我批评,指出了她们组的问题所在,所以我们设计时,既要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又要考虑到每个同学的特长,还要注意组员间合作,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师:要欣赏这么美妙的泉声,只用耳朵够吗?所以作者是在用心——细细的聆听、辨识、品味。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小溪,涧水,细流,飞瀑,水源不同,发出的声响也不同。
  师:现在让我们全体同学再一次一起来奏响它:请一、二组女生读轻柔小溪的声音,三、四组女生读清脆涧水的声音,全体男生读细流汇聚空谷的声音,全体齐读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师:真了不起,你们奏响了一支美妙的泉之曲,那变幻莫测的泉声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令人回味无穷!
  同样的教学内容,一节枯燥沉闷,一节生动活泼,说明什么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就将发挥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自主交流阅读的感受,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陈志春,教师,现居江苏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