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海燕》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及反思

作者:陈水明 童丽娟




  [教学片段一]
  师:大家朗读要领掌握得较好,但在朗读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中这幅插图好像只是本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一,还不能描绘出全景,请大家就此共同探究一下,看看到底画几幅插图最合适?
  生(齐):三幅!
  师:对,那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开展第一个活动“画插图”,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如何举一反三,变一为三,三幅图上该画些什么?可以用文中哪些段落作为依据?
  (生开始研读教材,分组讨论)
  师:为了大家画得更快更好,老师来作示范,画上一些简笔画,大家就仿照黑板上老师画的来画。(师示范画“大海”、“乌云”、“海燕”、“海鸥”等形象)画好后请大家上台进行解说。
  (生分组热烈讨论,动笔画画,然后争着上台演板并作解说,师相机点拨。)
  师:大家画得很不错,解说得也较清楚。不过,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课前介绍资料时不是说高尔基是社会活动家、革命家吗?他怎么在文中尽描绘些“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呀?
  [点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循循善诱,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看似无心,但实际上别具匠心,使课堂教学流程中探究活动灵活而有序地进行了。]
  生:那不是“动物世界”,而是社会上现象。
  师:哦,是“社会风云”,对不对?
  生:对。应该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风云图”。
  [教学片段二]
  师:你概括得既准确又新颖,那么那画里面的“大海、乌云、海燕”等形象是代表社会上哪一类人呢?大家不妨把它当谜语来猜猜。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第二个活动——“猜谜语”。
  (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室里热闹非凡,很快便纷纷举手)
  [点评:活动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一经设置,即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师:哦,真快,请大家说说这些景物到底暗指社会上什么势力或力量?
  生:海燕是革命者。
  师:何以见得?
  生:你看他一直在奔走呼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呼唤革命尽快到来。
  师:对,那他应该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是胜利的预言家了。(在黑板上“海燕”简笔画下板书)海鸥呢?他也在飞呀,叫呀!他也是革命者吗?
  生:它虽然在飞,但只是在“飞舞”,而且“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可见不是真革命行为。
  师:对。那它们就是“假革命分子”,这种鸟,不,这种人在革命到来时估计有什么表现?
  生:可能开始也很积极,投机钻营,但一到紧要关头便会暴露出本来面目,当逃兵,当叛徒……(生笑)
  师:说得好。大家一定看过不少这方面的影视,完全能作些联想。那么海鸭和企鹅呢?
  生:他们根本不喜欢革命,甚至害怕革命,躲避革命风暴。
  师:为什么?
  生:大概过惯了那种安乐的生活,害怕革命到来使它失去安乐窝。
  师: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这一点呢?
  生:“胆怯”、“躲藏”、“呻吟”。
  师:说得好,大家能不能像刚才那样联想一下一些影视作品,看看他们像社会上什么人的形象。
  生:身体肥胖,穿着黑皮大衣,戴着眼镜,正像地主老财们的形象(生齐笑)。
  师:那么乌云呢?狂风呢?闪电、雷声呢?
  生:乌云肯定是沙皇反动势力。至于闪电、雷声、狂风大概是他们的帮凶。
  师:应该是镇压手段,大家看闪电像什么?
  生:像剑——是镇压人民的反革命之剑。
  师:对。文后也有这样的句子:“大海抓住闪电的剑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看来这些镇压手段在人民面前最终也不灵了。哦,“大海”指什么,也该明白了吧!
  生(齐):人民群众的力量!
  师:很正确。那么“波浪”自然是指革命达到高潮时的人民群众的力量了……大家刚才把这些谜语全猜对了。实际上这里面正是运用了一种文学表现手法,那就是——
  生(齐):象征!
  师:对。大家再合作探究一下,从刚才的猜谜语活动中大家能发现“象征”是怎么回事,又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热烈讨论后,教师请小组的代表回答并明确。)
  [点评: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用直接、机械的讲解,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中水到渠成的理解。过程大于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片段三]
  师:象征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往往着眼全篇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意义,与比喻是有区别的。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三个活动:当翻译!
  生(惊异):“当翻译”?
  师:对,当翻译。不过既不是把中文译成俄文,也不是把俄文译成中文,而是把本文的文学语言译成直白的语言。这样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和象征手法。
  生:(恍然大悟)是这样啊……真新鲜!
  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难?
  生:有点。
  师:那好,还是老师先作示范,开个头:“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要译成:“在大革命风暴来临之前,人民群众还没有觉醒,反动势力喧嚣一时。革命先驱在顽强自信地奔走呼号,宣传革命……”好,大家接上来!
  生1:我翻译这一句:“海鸭也在呻吟着,他们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他们吓坏了。”意思是:“一些假革命者在唉声叹气,他们这些人,享受不了革命斗争生活的欢乐,敌人的淫威早把他们吓坏了。”(掌声)
  生2:“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应译成:“沙皇反动统治越来越黑暗,对人民群众的镇压越来越残酷,但人民群众没有被吓倒,而是积极、乐观、勇敢地同反动派展开斗争……”(掌声)
  师:你的悟性真高!这样高难度的句子也能译出来!那么“下面雷声轰响……摔成尘雾和碎末”又如何翻译呢?
  生3:这反映了斗争的艰巨性和残酷性——人民群众暂时被敌人镇压了,革命暂时陷入低潮。
  师:那么海燕——革命先驱者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害怕了、退缩了呢?
  生:不,他一样勇敢、乐观、顽强。你看,“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说明,反动派只能喧嚣一时,而不能阻挡美好的社会理想的实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是无法战胜的,对此革命先驱者充满自信。
  师:你能在课文里找几句话“翻译”一下作为证明吗?
  生:能。“大海抓住闪电的剑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黑就消失了。”就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旦觉醒,革命高潮就会来临,就能最终战胜反革命的势力”。
  师:好!很准确。那让我们一起来译最后一句——
  生(齐):让革命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点评:“当翻译”的活动极富创意,把复杂的枯燥的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行为变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无穷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探究过程。]
  [教后反思]
  以活动为载体推进探究过程,这是本课最主要的设计宗旨。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爱玩是少年的天性,这“天职”与“天性”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能把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既完成学习任务,又激发学生兴趣,岂不两全其美?给学生一个球场,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踢球;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表演。基于这一认识,本课在整体感知的环节里一连串的设计了三大活动,即:别出心裁的“画插图”,引人入胜的“猜谜语”,极富创意的“当翻译”。这些活动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探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些活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使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理解象征手法及其运用这样复杂枯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而又充满了趣味,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务。
  课堂教学的成功,缘于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刻。本课最成功之处在于以精心设计的活动为载体来完成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来促进探究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陈水明,童丽娟,教师,现居湖北武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