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积累”两个字,我说一万次

作者:邵 伟




  语文学习是慢功,靠积累,这是一个传统观念,是语文学习者和语文教育者都明白的道理。但随着新课改风风火火的推行,这个观念存在着被颠覆的危险。因为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了语文科的人文性,于是就有人错误认为课改后的课堂就是由学生热热闹闹的自由讨论,就是绘声绘色的表演,就是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展台,就是引导学生无限制的发掘人文因素,建构主义就是唯一制胜的法宝,积累则成了死记硬背的同义词,与新课改的新理念格格不入,积累则被尘封。我以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语文教学目标的迷失和教学方法的缺失。
  事实上,新课改并未摒弃积累,仔细研究《纲要》、《课程标准》及几套新教材,就会发现积累仍是支撑语文学习及教学的基石。
  首先从《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来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一词大概不需要解释,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关于语文素养钟启泉教授曾用“冰山理论”和图解的方式进行过全面深入的论述。语文素养是座冰山,语文知识及语文能力露出水面的外显部分,仅是冰山之一角,关键是隐藏于水面之下的内隐部分,这是大头,是根基。没有积累,语文素养这座冰山则无根基。如果承认外显部分是靠积累,那内隐部分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积累丰富的语文文化知识,是提升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把积累作为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的常规。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没少了积累这一基础环节。新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产物,当然代表了新课改的理念。也充分表明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诚所谓“积学以储宝,厚积而薄发”,离开积累,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将难以巩固。
  从实现三维目标的角度来看。三维目标是“新课标”首次明确提出的,确实是新,但要实现也离不开积累。其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无疑要靠积累,能力及知识的形成很多教育论著都有论述,应属常识性的东西。第二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即体验的过程,体验即积累,方法的增加和提高也脱离不了积累。第三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离开积累也难以达成,这些东西都是不可量化的,都需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需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积累;价值观的形成也是漫长的过程,更为复杂,需要长期的自省和教育的渗透,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方法。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新课改借鉴了国外的“档案袋”评价方法,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加强了积累的评价,同时也是加强了评价的积累。单就一次性的终端性的评价——高考——来看,考试就是考积累,成绩的高下取决于积累。以山东卷为例,前五个选择题基础知识的考查,考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等,题目有万千,靠做题来应付高考肯定是事倍功半,平时的积累梳理才是根本。第二部分的阅读题大都是考生未读过的,似乎跟积累无关,实际上没有相应的知识及阅读方法技巧的储备是做不好阅读题的,一个小学生面对高考阅读题肯定是无从下手的,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及技巧方法的积累。语言运用题虽然也都来自课外,但“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既是学得的过程又是习得的过程,做语用题的知识和能力大多是靠习得,习得大都是靠生活积累的:再看作文,不考平时写过的题目,好像离积累最远,实际上最离不开积累的就是作文。写好作文离不开两个积累,一是文化积累,一是生活积累。否则写出的文章一定很苍白,无感染力,想得高分难于上青天。决定写作水平高下的因素有三个:技巧、语言、思维。这三样的重要性是依次增大,当然训练难度也是依次增高的,但都是积累的产物。作文有“立意定生死”之说,立意由什么决定,是思维。“听说读写,思维是总开关”,“思维之与阅读积累、表达是须臾不可分的。”
  从学生的现状看。错别字连篇,病句不断,几首唐诗背不囫囵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容易导致学生阅读鉴赏品位的低俗化,情操志趣的猥琐化,对经典的陌生化。尽管我们迎来了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可以使学生如虎添翼,这些海量的纷繁信息资源毕竟是游离于我们身心之外的。如果不重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积累不能被语文教育者和语文学习者漠视。
  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
  积累必不可少,它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又是实践新课标理念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必由之路。歌曰:“爱只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我说:“积累两个字,我说一万次。”
  
  邵伟,教师,现居山东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