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作文教改漫谈
作者:綦振芳
一、让学生多读,以读促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不多读多记,不善于积累材料,写作时就难免受搜肠刮肚之苦,而赵谦翔老师在学生作文之前,利用14课时,不作讲解,让学生研究了苏轼的5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歌》)、1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1篇赋(《前赤壁赋》)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周国平(《诗人的执着与超脱》)先生研究苏东坡的文章。赵老师引导学生多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了他们的学识水平,做到了“厚积而薄发”。正如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所说:“你书读多了,吸收到一定程度的时侯,自然会引起一种想倾诉,要表达的欲望,于是你就开始写作了。”书读多了,学生写作时才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而不至于文思枯竭。
二、让学生自由命题,有感而发
目前,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命题。张志公先生曾指陈过教师命题的弊端:“第一,老师所命之题,学生不一定有话说……第二,要求学生无对象,无目的写文章,……使写作神秘化,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另一方面,又把写作庸俗化,形成学生为写作而写作,视写作为文字游戏。”的确,面对教师的命题,学生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主动权,不得不按照教师传授的写作“模式”去写,因而出现了“千文一面”,“千人一腔”,形似“克隆”的文章。赵谦翔老师敢于打破传统,让学生在品诗、品文的基础上,自由命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以驰骋想象,自由发挥的空间。于是涌现出《清江明月自有意》、《刚柔相济的苏词》、《缚不住的苏东坡》、《品其诗文悟其为人》、《我读苏轼的执著与超脱》《一位诗哲》等彰显学生个性,各有千秋,百花齐放的美文。如张程程同学所写:“燃烧于苏子慷慨狂放的诗文中的,是那种诗人的浪漫、执著的天性和一颗豪迈、旷达的心灵。初识东坡诗文,我便认定苏子必是整日天仙般乐呵、快活,如来佛祖般大化、超脱。
“然而当我走近苏子的生活,我惊愕地看到了几度贬谪的颠沛流漓,感到了荒野古道上的风沙袭面,听到了黄州日暮里的惴惴叹息。”
“我这才知道,那旷达、超脱的豪情,竟是出自无数个孤寂与凄凉之夜的挣扎。”因为这些文章是在学生品读诗文,与东坡零距离的接触中,发生的心灵的碰撞,是他们的真切理解、感悟,是发自内心的,因而,他们才能思维活跃,文思泉涌,意随笔到。”
三、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使其有所得
语文教师虽然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然而收效甚微。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师最辛苦的是改作文。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改,你改了也没用,有的学生根本不认真看,真叫劳而无功,至多也是劳而少功……”。这就尖锐地指出了“学生作文,教师改文”的弊端。赵谦翔老师的做法是,指名一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其余同学集中精力听,听完之后,用三言五语作短评,然后是教师的点评。这种做法确认了学生在评价作文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价,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改,及怎样改。在学生亲自参与评价过程中,他们才真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教师屏弃越俎代庖的做法,把评价作文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互评或自评,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正如叶老所说:“文章要自已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应试,为了高分数,急功近利,只顾传授所谓“写作模式”,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赵谦翔老师的作文课,正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突出了能力的培养。写作前,赵老师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大量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当一名学生读作文时其他同学必须仔细倾听,善于抓住要点,边听边思,锻炼了学生的听记、听辨能力。对别人的作文作精当短评,要求学生不仅能脱口而出,而且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理、有据,切中要害,锻炼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及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总之,读、写、听、说、理解、鉴赏、思维等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终身学习,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适时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远远胜过空口说教。赵谦翔老师没有把这次作文当成写作技巧的操练,而是重点让学生由品诗、品文,感悟苏东坡,到悟情、悟理、体悟现实之人生。正如关弘雨同学所说:“听完同学的发言,我又明白了一种人生,就是既有悲观,又有执著。有悲观垫底的执著,那就是超脱。以一种平常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又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是,让学生学会了洞察人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去追求正确的生活方式。
赵谦翔老师的作文课,跳出了“应试教育”的怪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发展与人格塑造的完美统一。
綦振芳,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