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让你的比喻会跳舞

作者:吴小霞




  教例缘起: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喜欢让学生多用比喻,但学生由于平时积累太少,每次都是几个干瘪的比喻词,而无法用得更为深入,更生机盎然,更充满灵气。教学《满井游记》时,我发现这篇文章里的比喻并不是简单的“什么像什么”,而是将静态的事物用动词“化静为动”读来新奇贴切,惹人遐想。于是我就以“让你的比喻会跳舞”为题,教会学生写动态的比喻。
  课堂叙事:
  首先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学生们都能找出“脱笼之鹄”、“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找出来以后,我不失时机的追问:“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脱笼之鹄’是什么样子?”
  生:指的是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
  生:就是从笼子里,禁锢了很久,然后突然放出来。
  生:可以说,是在一个一望无际的广袤原野上,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
  生:是把作者自己比作了‘脱笼之鹄’,因为作者不想当官,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乍阳乍阴让他觉得窒息、郁闷,让我们仿佛看见作者一下摆脱尔虞我诈生活时的轻松愉悦。
  师:你是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生:“脱笼”
  师:这个词的词性是什么?
  生:动词。
  师:很好,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比喻中的喻体并不是简单的静止的喻体(如:月亮像玉盘),而是用一定的动词为我们创设了想象的空间,使笔下的比喻翩翩起舞,所以老师把这叫做‘会跳舞的比喻’。这儿的‘脱笼’两个字就将作者突然摆脱禁锢的获得自由的感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接下来,我又提高要求
  师:其他比喻句中哪些词语看出比喻在跳舞?
  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生:“新开、乍出”两个词语。
  师:这两个词语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让我们感觉到刚刚打开的镜子是非常干净的。
  生:说明春天已经来了,并且是刚到。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又突然看到这样的清澈的水。
  师:有意思。
  生:“冷光乍出”中的“乍出”感受到刚打开镜匣子,那明晃晃的清冷的光就马上发射过来。
  生:清澈中又夹有寒意,准确地道出了二月春水的典型特点。
  师:作者通过这两个会跳舞的比喻,形象地描写了二月春水的形态、颜色、温度。意境可谓非同一般,这就是比喻跳舞的妙处。
  师:请大家再看看“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文章并没有直接写像倩女,而是用“靧面”和“始掠”两个动词来修饰。
  生:刚洗了脸显得是格外清醒,刚梳好头发显得格外清新。
  生:前面的比喻是说打开镜子,后面就有美人洗脸梳头了,这几个比喻的动作还是一个连贯性的动作哟!
  师:有道理。这个比喻不仅写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而且刚洗过脸的美人刚梳好发髻的美丽少女,娇翠欲滴就呼之欲出了。如果文中没有“靧面”、“始掠”,就显得枯干生涩些,而且也和前面的‘新开’、‘乍出’也无法呼应。所以同学们,为了让你的文笔更滋润,请把你的比喻带上动词,让你的比喻跳舞吧,这样你的比喻显得更鲜活、灵动、姗姗可爱,课后,我要求学生写一段随笔,但要求“让你的比喻会跳舞”。
  学生习作:
  月光,轻轻的,像从门缝里挤入的一缕清风,又像薄薄的羽纱轻浮在空中;柔柔的,像滑动在催眠歌声里年轻母亲的手,像婴孩芬芳的枕边甜甜的酣梦;莹润的,像那满含柔情的少女的美眸,又像那风高云淡的一泓秋水,更像是晴空万里的一片蔚蓝。
  月光,像离弦的箭一般射入深邃翠绿的湖底,更像是换上新装的顽童在水波荡漾的湖面飘来荡去,同时,又游离在小孩那嫩嫩白白的脸上,落在树梢上,落在草丛上,落在屋顶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银白的雾气里。(初二七班李小秋)
  当你清晨醒来伸展的第一个懒腰,就像一位攀登高峰的勇者在奋力挥舞着他的双臂;当你弯下身子穿鞋子的时候,你不正是一个倒立的直角三角形吗?当你拿洗脸帕的时候,不正像一个举着白旗帜投降的失败者吗?当你跨着步子漫步在校园的早晨,一阵风徐徐吹拂,就像一位舞动着温柔双臂的母亲,为我驱走一切烦恼。当你来到教室,纵身一跃,摸到门框,像一个正在扣篮的灌蓝高手,意气风发;当你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时,又成了一把移动椅,可左可右,可上可下,然后,我就成了一只活跃在课堂上的蝴蝶,跳得个生机勃勃,跳得个神采飞扬!(初二六班 张倩)
  教后思考:
  这次教学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现很多的学生的想象能力异常开阔,以前,我一直埋怨学生积累太少,思维不灵活。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好手中已有的教学资源,再加上老师独特创新的教学设想,相信是一定会激活学生学生身上的“活水”源头的,同时,培养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层面,而要上升到思维的高度,不仅要让“比喻会跳舞”,更为重要的是“让思维会跳舞”。这样学生的潜能才会像汪洋大海,永不枯竭!
  
  吴小霞,教师,现居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