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探索有效朗读 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郁 虹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应该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因此,有效的朗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真正落实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有效参与,实现有效朗读呢?
  
  一、读准文本是有效朗读的前提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一个个文字符号的聚合体,通过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文字符号同时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它们自身的音、形、义,二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知、情、意、行的需要而赋予这些文字特殊的意义。前者是基础,是理解第二点的前提。我们的学生,只有完全正确地弄清了这些文字符号自身的意义,才有其它要求可言。所以,有效朗读指导的第一个层次——正确地读,应该是让学生读准文本意义上的课文。
  《渔歌子》这首词虽然在形式上只有短短几行,寥寥二十七个字,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水乡垂钓图。为了让学生感悟江南水乡的白鹭、桃花、流水、鳜鱼、蓑笠翁等鲜明形象,读准文本显得尤为重要,而读准文本与正确理解是分不开的。
  例如:(教学片段)
  师: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在浩如烟海的诗歌宝库中,有很多诗词是写渔者的。这节课,我们一块儿去欣赏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感受他的钓鱼世界。(板书课题 渔歌子,指名读)
  生:(读)渔歌子。(有的把“子”读成了轻声,有的读成了第三声。)
  师:“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在这里不能读轻声。我们一起读-----渔歌子。(指导读课题《渔歌子》,强调不能读轻声。)
  ……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生:(自由朗读整首词。)
  师:(出示词语: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桃花流水)谁来读准这些词语?(指名朗读)
  师:“西塞山”三面环江,危峰兀立,雄奇磅礴。(指导学生读正确)
  师:从字形上看,“白鹭”就是一种鸟名,那“鳜鱼”呢?你又怎么理解“箬笠”、“蓑衣”?
  生:(根据字形理解“鳜鱼” “箬笠”“蓑衣”,并朗读这几个词语)
  师:谁来读好“斜风细雨、桃花流水”这两个词语?(学生朗读,准确优美)
  朗读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清楚地规定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和程序性。如果学生还不能把文中关键的词句读正确、读流利,他即使有再深厚的感情想喷发,也无法通过朗读来展示。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只有扎扎实实落实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才能预约下一步的精彩。
  
  二、创设情境是有效朗读的手段
  
  儿童是用形象思维的,真实、鲜活的教学情境能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而在不少文辞兼美、内容生动、意蕴深刻的课文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如鱼得水,畅游其中,得其神韵,悟其精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生动、直观的特点,创设与文本相应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情感,达到有效朗读的目的。
  《渔歌子》一课中,为了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必须先让学生感受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在教学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画面,并配上流水声、鸟鸣声、淅淅沥沥的雨声等。学生在优美的视觉与听觉的感染下,沉醉在迷人的春景里,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
  例如:(教学片段)
  师:假如把这首词变成一幅画,你准备画些什么?
  生: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渔翁......
  师:不仅是这些景物啊,还有很丰富的色彩呢。
  生:(加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水乡春色)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现多媒体画面:葱翠的远山,飞翔的白鹭,碧波中跳跃的鱼儿,灿若红霞的桃花,一叶扁舟漂浮于绿水之上,一位渔翁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
  师:(动情地描述)春天的江南,桃花盛开,春水荡漾,鳜鱼欢腾,白鹭飞翔,面对此番情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吟一曲《渔歌子》。
  生:(吟诵《渔歌子》,读出了这首词的节奏,但每行都是一种语调。)
  师:(指着画面)谁能让白鹭飞得更高,让鱼儿更欢腾?
  生:(再读词的前两行,读出了白鹭高飞、鱼儿欢腾的意境。)
  “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多媒体运用再现课文情境,或者语言引导想象课文情境,都是激发学生有效朗读的重要手段。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蕴含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
  
  三、阳光评价是有效朗读的关键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这种评价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靠近,而且能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为了让学生体会《渔歌子》这首词的意境以及词人透露出的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从初读时对学生读准文本的评价,到精读时对学生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的评价,都须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朗读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
  例如:(教学片段)
  师:此时此刻,我们似乎忘记了画中的人。青箬笠,绿蓑衣,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是怎样的?
  生:悠闲、自在、从容、快乐……
  师:谁来读读这首词的后两行?(指名两三个学生读,在课件上着重点出“不须归”。)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声音响亮,语速较快)
  师:怎么理解这“不须归”?
  生:不须回家、不想回家、不愿回家……
  师:(微笑地拍拍朗读这句的学生)看来这里的美景还没有留住这位渔者,你还是想回家。(学生笑)
  师:要读出不想回家的感觉,可以慢一点、再留恋一点。谁再来试一试?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三个字处理得很好,陶醉、缓慢)
  师:好一个“不须归”的渔者!来,让我们一起任清风抚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中的芬芳扑鼻而来,再来吟诵《渔歌子》。(师生齐读)
  这样的朗读评价,是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置身于文本情境中的结果,它不但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激励,让学生想读书,爱读书,而且有不露痕迹的点拨,体现出了感性与灵动,促使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沉”到文本中去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看似行云流水,在不经意中引向经意。”
  
  四、互动生成是有效朗读的标志
  
  朗读不仅仅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过程,它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不断加深、情感日趋丰富,教师要把握朗读教学资源的生成和利用,将朗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其心灵。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张志和能书善画,长于音乐,早年深蒙赏重。后来因事被贬,随即隐居江湖间,自号“烟波钓徒”。理解词中的“不须归”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朗读形式,学生不但读得有趣,全情投入,而且悟出了词人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生成了不可预设的精彩。
  例如:(教学片段)
  师:张志和因事被贬官以后,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词?主要写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张松龄的词)这首词主要写哥哥希望张志和早些回家,从“且须还”看出。
  师:这首词充满了叮咛关怀之意。现在,我就是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词和词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呀!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你为何“不须归”?
  生1:这里的景色迷人,鳜鱼又很肥美,我不想回家。
  生2:我喜欢悠闲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回家。
  生3:我厌倦了官场的争斗,不想回家做官。
  ……
  师:哦,我明白了!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钓来飘逸,钓来了恬淡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都来做一回悠闲的渔者,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吧!(师生配乐朗读)
  课堂上,教师构建了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学习环境,通过互动朗读来展现语言背后的意蕴,挖掘作者潜在的心绪,让学生不断地走近文本,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人物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互动生成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感悟,也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有效朗读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有效朗读中,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得到同构共生,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朗读的效率,注意每一次朗读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郁虹,教师,现居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