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善待课堂意外

作者:蔡成兵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这句话精辟地指出,我们的教学存在“意外”。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再是教案剧(预设)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动态调控过程,这也预示着“课堂意外”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语文课堂中,营造一种孩子主动参与、师生民主对话的和谐氛围成了每一位语文老师所追求和向往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使孩子们敢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能使课堂精彩纷层,不断闪现创新的火花。诚然,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意外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你听:“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完全对。”“老师,我有补充。”……一次次的教学思路被打断,一次次的就一个意外“浪费”了好多教学时间。然而,就是这一次次的措手不及,让我有了意外的惊喜,让我不得不从内心为新课程下的孩子暗暗拍手叫绝。就是这一次次意外的降临,让我懂得了面对学生的独特思维,面对课堂中的意外,作为教师该做些什么。
  
  一、用爱心,及时捕捉意外,做一个耐心、宽容的“课堂麦田”守望者
  
  教师要做一个耐心、宽容的“课堂麦田”守望者,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已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思维的流势不再是一味地由教师流向学生,而是师生相互对撞、相互接纳。在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孩子们的思绪一旦被打开,他们什么都敢说,教师听到的不再是“异口同声”,而是“异口异声”,孩子们会为自己的见解得到认同而“欢呼雀跃”,也不免会为不同的见解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的守望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应用平和的心态本着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原则,学会倾听,学会关注,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他们的行为,关注他们的神情,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意外,并能及时地捕捉意外。
  某教师在教《乌鸦喝水》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瓶子里的水?”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但有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是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教师一楞,随之付之一笑:“坐下,再仔细读读课文。”学生满是不解地坐下,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说的书上没写。”被打断教学的教师显然有些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坐下吧!”学生欲辩又止,却不肯坐下,教师上前,将学生按在座位上……我想,没想清楚、该仔细想想的是这位教师,难道学生说错了吗?如果教师能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继续说下去,我想课堂上将会闪现出美丽的火花。
  其实,课堂上有时学生的发言仿佛很离谱,那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是来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视的课程资源。如果说这是一个“教学意外”,那也绝对是一个“喜出望外”,因为这是学生“潜心会文本”,或生活经验的直接体现。这时,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份耐心,让意外给我们带来惊喜。
  
  二、多用心,巧妙化解意外,做一个课堂意外的“助产士”
  
  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当我们静心和孩子对话时,孩子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精心设计的框架,给我们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往往一个孩子提出异议,紧随着会有一大片孩子去重新审视老师的意见,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老师为了自己的程序采取不闻不问的回避或数落一通,那么带给孩子们的将是扫兴,使积极性大打折扣;如果老师不能机智地应对,就很容易被孩子们牵着鼻子走,使整个课堂越出正轨,同时乱了秩序、破了平衡。所以作为教师要敢于正视意外,给意外喝彩,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的信息资源,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争辩等方式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轨道。
  1、该放就放
  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课堂,但是也正是由于课堂的开放,课堂也会变得不“安分”起来,学生有话要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常常会在课堂上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是我们教师无法预料的,甚至有的还是我们教师不能马上解答的。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或是鼓励学生课后查资料,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从中受到教育。其实,这时问题是对是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辩论的过程。课堂上,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多一些机智,把握住资源,组织好教学,“歪理”也能“歪”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2、该守就守
  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种思想当前正深刻影响着众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学生“活”起来了,课堂非预设信息在课堂中不断产生,常出现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甚至“背道而驰”的见解。我认为,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附和,我们必须守住文本的价值底线。
  《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其实白骨精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她屡败屡战,不怕困难。她还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类似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教师如果不加以纠偏,任其蔓延,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怎么会不迷失方向?若再称之为“生成和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超过语文教学本身。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必须认识到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使这些“意外”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加以价值导引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
  3、该导就导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生活不同,性格、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甚至是老师也不曾想到的。课堂上学生的“怪问”其实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心里,但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启发诱导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在我曾经执教《大禹治水》一课,课快结束了,忽然有一位学生说:“这不是真的!大禹整年在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那他晚上睡在哪儿呀?”他对课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针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我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可能会睡在帐篷里”,有的说“可能会睡在堤坝上”,有的说“可能会睡在露天的草地上”……我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大禹三过家门时分别是怎样的情景?一下子,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话匣子被打开了,情感也被调动起来。学生在想象说话训练的同时,也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大禹治水的条件差,可是他却不畏辛劳,一心治水,感受大禹那种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面对任何五花八门的意外,我们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千万不能先在意外面前退缩,从而与一句之遥的惊喜擦肩而过。其次要对学生有信心。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凭借那么多孩子的脑袋,没有解决不了的孩子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真的碰到意外一下子难以解决时,我们千万别去扼杀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球踢给学生”,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思考时间,凭借自己的智慧,借助孩子们的智慧,自信地去正视它,解决它。
  意外,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个性的张扬,是思维独特性的体现,它们给课堂带来了新生的活力。意外,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一种有力的鞭策:它需要老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需要老师的冷静思考,用心对待。只有这样,意外,才会成为课堂的亮点,才会演变成一份份意外的惊喜。
  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唤醒,少一些压抑;只要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地发挥,把“课堂意外”建构生成为“高效的教学环节”,教学就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蔡成兵,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