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课上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作者:温丽芳




  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语文课堂中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问呢?
  (一)教师的有效倾听。
  李政涛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里强调的相互倾听,可以说能有效地避免传统课堂的一言堂,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倾听。1、在倾听中,通过发现学生的思维的疑难或思想的偏差,适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和步骤。2、在倾听中,发现和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通过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和信心。教师在倾听中,还要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热情,思维的积极性,无论学生的议和答是否正确,当他们提出与教师(教材)不同的结论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说出来。对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满怀期望的鼓励,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因此,教师有效的倾听往往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等,使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有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
  (二)教师的有效点拨。
  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指出,点拨就是要“点其要害,拨其迷障”,“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1、排除故障。也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学生无法解答问答时给以适时的点拨。通过教师的旁征博引点拨学生的思考,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思考、领悟。我受了钱梦龙老师的启发,在帮助学生解读《故乡》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含义时,启发到:“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那几个关键词?”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启发:“这句话是说地上的路么?”“那么作者比喻的是——”学生悟到:“人生的路”,“非常对!你怎么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学生说:“一个人要大胆走自己的路。”我说:“很好!就是指坚持自己的追求的人才能收获人生。那么文中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应的就是指人生的路只有——”学生回答:“大胆的走,才能走出希望。”至此,学生对这句名言才真正获得比较准确深刻的理解。
  2、提升点拨。即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回答基础上,给以更高层次的提升点拨。叶圣陶就强调:“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很多老师往往有意无意会忽略这点。首先老师备课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而且还涉及到教师专业素养甚至人文素养。所以能否做到这点,最能见一个教师的功力高低。
  有位老师在讲授初中七年级《散步》时,品析文本环节让学生谈论“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时,不少学生说喜欢“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有的说因为它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当时的内心思想情感,有的说因为它表现了我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升认识:作者在谈到创作构思时,说是在听了西方的一位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后,有所感悟而创作的。那么这一句和文中的一些关键句所表达的主题,也应看到作者所想表达和承继的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思想。这样的点拨显然提升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刻认识,使学生从中获得更高的人文思想的熏陶。
  (三)教师的有效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也是一门艺术。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就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加以分析并作出正确引导,指点迷津,交给学生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决不能简单地把正确答案一说了之,更不能对学生加以冷嘲热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讲授《关雎》让学生讨论“诗歌主题是追求‘窈窕淑女’,但为何一再吟咏‘参差荇菜’,它和主题有何关系?”,有的说“荇菜”在水中流动难以把握,与窈窕淑女心思的难以捉摸相似,与求之不得的辗转反侧呼应;有的则说水中“参差荇菜”姿态柔美,象征女子的美好窈窕的形象。我评价道:“这两种看法参考书都没有,然而他们的见解又那么贴切而富有创见,实在令人惊喜,可见我们同学的思维一点不逊色于权威。”学生深受鼓舞,下课后仍意犹未尽围在讲台和我讨论他们的看法。显然是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给了学生们很高的探索欲望和表现欲望。
  纵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温丽芳,教师,现居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