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让情感溢满语文课堂
作者:魏锦明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两个过程:一是:“感知——思维——知识能力”的过程;二是:“感受——感情——情绪意志”的过程。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因此,缺乏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它必将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不仅在语文教学,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单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语文教学做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相互统一。以饱满的激情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道德的完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课文文本中的情理,均蕴含在人、事之上,凝聚于诗情画意之中,往往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咏物抒怀……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理”,对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情”感染学生,以“理”启迪学生,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纯净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课文《孔乙己》对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探讨,有的同学深表同情,有的气愤,有的则觉得可笑,也有部分学生觉得孔乙己这个人物其实可恨。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引导,扶植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排斥不正确的感情。指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阶级对立,贫富悬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势利、冷酷、虚伪的,这种社会环境再加上孔乙己自身的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点,就决定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而鲁迅先生塑造孔乙己这个艺术形象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当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情绪良性反应的前提,让情感溢满语文课堂,首先要激起学生良好的心理情绪体验。
这里所谓的良好心理情绪,是指教学对象——学生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正常,不出现任何缺陷。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专注于“读、写、听、说”的课堂活动之中,多角度,多渠道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老师的课必须上得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流入学生的心田,带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味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姆林斯基的教学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她能用出神入化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将学生导入教师设计的创作氛围之中,让他们带着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去研读课文。
事实上一个教师在走上讲台时就应该像歌唱家、演员走上舞台一样,力求让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个设疑或揭示,一个拖音或休止,都能传达出文章的情感,表现出作者的爱憎。用教师的激情去激发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积极的思维状态是良好情绪体验的保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有力地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用自己的激情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活跃学生思维,让他们对特定的文章产生特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就能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写作的目的,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以及对真善美的褒赞,对假恶丑和鞭挞。从而深入文本,解读文本,把握文本。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重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具有超前意识。课前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从实际出发,对教学思路进行认真梳理,让那些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文本重点的问题归纳出来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展开思维,培养兴趣。譬如,我教林嗣环的《口技》这篇课文时,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在学生提出的几十个问题中慎思取舍,编织出一组连环问题,如“首尾布局如何?文章线索如何?描写方式怎样?语言风格如何?”然后给出彩笔板书“首尾照应,构思精巧;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这既是艺术的概括,又是积极思维的果实。学生对此普遍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可见,旺盛的求知欲体现了思维的最佳状态,标志着健康的心理活动。“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话妙不可言。
再者,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学生情绪体验的必然结果。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仅是一种手段,不需要教才是真正目的。叶老之话拓出了一种教学境界:那就是我们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无非是要引导学生自己走路,向学生传授“渔”知的本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解读文本,深入文本,做好摘录或笔记;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教师则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对症下药,有目的地分层次地向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名家名作,鼓励学生调动“读、写、听、说”的语文综合能力去享受更奇、更险、风光更旖旎的未知世界。只有当学生能以主动、积极的情绪体验去阅读和写作,才算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魏锦明,教师,现居浙江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