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浅析《古风》中李白的庄骚思想

作者:丁润选




  关于李白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较难有统一定论。李白作为大家其思想受各家影响理所当然,不可否认。但诸多思想影响中,庄骚思想最为明显。
  庄子和屈原都为区域文化的代表。庄子生活在宋国衰落时,统治者昏庸残暴。作为贫民,他远离政治,过着隐居乡间的生活。但他有傲骨,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他能超凡脱尘,能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屈原为楚文化的代表。身为贵族,他是政治家,力行者,和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遭打击后还时刻不忘民族的命运。也曾想过超脱,但他的血统使他无法与楚国分割开来,使他整个的心沉浸在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理想的追求中,难以自拔。
  显然,庄骚思想是不同的,而“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使二者融合。庄子主张自然无为,追求超脱的自由心境,他强调“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贱”。在与“道”合一的境界中,他认为要通过“坐忘”才能达到的自由境界。屈原作为一个爱国者形象,有远大抱负,积极用世,心牵国家,一旦理想和信念被否定,他便不惜生命以死来捍卫。
  山水氛围陶冶了诗人的性灵,庄骚诗魄启迪了诗人的哲悟。正如同清朝龚自珍所评:“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两种思想的并合,是与李白本人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的。
  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天浑融之境。与屈原相似的忧国忧民以及远大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在国家的厄运面前,李白痛苦而崇高的灵魂仿佛成为庄子和屈原形象的浓缩与映射。
  李白早年在家乡时就与道士交往,访问道教名山。留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登峨嵋山》之类的诗。开元十二年,李白辞亲远游,遇到道士司马承祯之后,又与道士元丹丘成为密友,他们游过道观,与许多道士谈玄论禅。被女道士持盈法师(玄宗妹妹)推荐召入朝廷。赐金放还后加入道教,开始了道徒生涯。后者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是压抑而忧郁的,和庄子一样把美好的希冀付之于文字,这样便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逍遥。
  “酒隐安陆”十年间,李白踏遍三楚故地,被灿烂的楚文化所感染,屈原的爱国思想及对理想的追求与他“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结合起来,以待踏上仕途。写下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的诗句和具有荆楚风味的诗赋。
  忘情于世却又执著于世的李白,对庄子和屈原推崇备至,在不同时期,两种思想在他身上交替闪现。公元755年,安禄山陷都洛阳时,李白正在江南过着游仙访道的生活,变乱给他精神上的震撼,使他从虚无的追求和超现实的心情中猛醒过来,感到了社稷的危难。
  《古风[西上莲花山]》正是这一时期所作,其中庄骚思想最为明显。“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诗作通过浪漫的游仙,虚构了一个飘渺的仙境,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凄残景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人民苦难的关注。表达的不仅有庄子超脱矛盾状态的情感,而且有关心国家政治,力图挣脱的屈原式的情结,是诗人挣扎于庄屈之间的明证。
  诗的前十句,主要写自己登华山而游仙。诗人登上莲花峰,看见了华山仙女。诗人身在江南,却幻想在西岳的奇峰登天,这一方面是因它高耸入云,登其巅可府瞰茫茫秦川,易于看清洛阳局势;另一方面又因华山自古为道山,有老聃在该山的许多传说,这与诗人的宗教信仰一致。众星璀璨的天宇,仙女们手拈莲花,飞升太清,在广宇中飘然行走。这与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的思想吻合,道教中的神仙人物开始展现。下四句,自己被仙女邀见卫叔卿,并随之升空遨游。卫叔卿以为汉武帝好道,于是驾白鹿去谒见,武帝却待以君臣之礼,卫失望离去。后武帝派人寻访,见其与人博戏,遂不用。诗人与卫叔卿有过类似的遭遇,41岁时曾被道士吴筠举荐给玄宗,留长安三年,一直不受重用,后遭权贵谗言,无奈“恳求归山”参拜仙人卫叔卿,恍惚间自己与仙人同游,回到可以自由驰骋的天上,飘逸的个性在“庄”的思想中得到完美的再现。
  最后四句,诗人与卫叔卿翱游于太空之上,低头鸟瞰,被胡兵占据的洛阳,百姓惨遭屠戮,而叛贼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自立朝廷。面对触目惊心的惨景,诗人陷于无限忧伤中,社会的动乱惊破了想超脱现实的梦,使他猛然从神仙幻境转而面对战乱的惨象。就像屈原“神高驰之邈邈”时“忽临睨夫旧乡”(《离骚》)一样,这种关切现实、忧国忧民的感情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类的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观李白的一生,庄屈二家思想在其身上的表现是有发展变化的,庄子的清高与傲骨,屈原的不屈服黑暗,都能引起李白的共鸣与倾慕。随着李白在人生仕途上的顺逆,二家思想在他身上占据着不同的地位。但又因生活时代与境界的不同,因此他既不像屈原那样身系楚国贵族而表现的不可自拔,也不像庄子那样与统治者划清界限,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在现实的悲剧面前,庄、骚思想成为他化解痛苦的精神支柱。
  
  丁润选,教师,现居甘肃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