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作者:陈淑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体验、交流、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深刻内涵,树立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学哲学出身的作家周国平说“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这句话有几层含义?
  (1)人是高贵的。
  (2)人因为有灵魂而高贵。
  2、你觉得以上说法有没有漏洞?或者说你同意周先生的观点吗?
  人不都是高贵的,有平庸甚而卑鄙的;我们说众生平等,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应该是平等的;“灵魂”指什么?与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灵魂”一样吗?他所说的“灵魂”究竟是什么,阅读文章,看和我们大家的理解是否一致。
  
  二、文章解读
  
  1、先请大家朗读第一段,看看作者在文章开头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和刚才大家的猜测可有不同?
  (1)人是高贵的,那是较其他没有思想的事物而言。
  (2)灵魂有高贵、平庸甚而卑鄙之分,所以人也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准确讲应该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高贵”。——人应该让自己变得高贵,方法就是让灵魂高贵。如何让灵魂高贵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2、怎样的灵魂才算高贵呢?请自由阅读以下文章,找到相关语段,筛选出关键词句。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再读出原文,请大家边读边划。明确:⑴关键语句一般包括:总起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和情态词等(板书);⑵可用以下句式概括:高贵的灵魂是像什么人一样,有怎样的精神,有什么样的事情:
  ①像阿基米德那样,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在罗马军人的剑朝他劈过来的时候仍执着于他的思考,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
  ②像第欧根尼一样,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宝贵,当亚历山大帝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的时候,他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③像王尔德那样,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胜于外在的物质财富,“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像在闹哄哄的车厢中仍能埋头读书的少女那样、像那些节衣缩食、自筹旅费风尘仆仆赶来看画展的年轻画家那样,都有着纯正的追求。
  3、你觉得以上五个事例在作者心里的地位是一样的吗?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一样:都是处于逆境(暴力的恐怖、权势的垂怜、世俗的询问、环境的嘈杂、经济的拮据)当中,但仍保持灵魂的高贵。
  不一样:前三者是名人事例,而且作者把最敬仰的放在最前面,他们的灵魂的高贵处是与生命、权势、财富对应体现的,这种灵魂的高贵非常人所能及。而后两者则是常人能及的,只要你珍视自己的灵魂生活。
  4、你觉得作者此文的重心在前者还是在后者?何以见得?
  后者。第四和最后一段,事实告诉我们作者的写作意图,此文作者是写给谁看的呢?一起朗读。
  ——写给“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系自己的内心世界”,“灵魂越来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的人们;也写给如列车上的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曾有过纯正追求的人们。
  课外补充
  “整个地球向物质倾斜之後,世界爬满经济动物,这是早已预料到的。但是在中国急速城市化的浪潮中,却产生两个始所未料的阶层:一是‘花天酒地’阶层,由官僚与暴发户组成;一是行尸走肉阶层,由追逐品牌和追求刺激的时髦年轻人组成。……这两个阶层的人均属肉人。所谓肉人,就是只有肉体而没有灵魂的人,或者说,只知物质刺激、不知人生根本的人。美国的现代化,曾产生‘垮掉的一代’,中国的现代化,很可能产生‘垮掉的两代’。——刘再复的《浮华批判》”
  这段文章有一个很新的概念,是什么?——“肉人”。什么是“肉人?——是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人。刘再复也表示了对我们灵魂的担忧,中国的现代化,可能产生“跨掉的两代”,可能: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可能不会呢?——让灵魂高贵。
  课外延伸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可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将你感动,写下来,并阐明自己感动的理由。请参考课文“先叙述(他人)事例,再进行(自己)扼要分析的方法”,表达他(她)让你感动的理由。(学生思考,交流略)
  结束语
  人的高贵关乎的不是地位、荣誉、金钱……人的高贵关乎的是人的灵魂,是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仍能保持从容、尊严、积极、乐观,仍能孜孜不倦,不断丰盈精神世界,让生命高贵。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要做一个有思想,有纯正追求,有丰富内心的人。周先生强调的是一个人的高贵之处在于有高品位的追求,这是指不要停留在低层次的物质享受上,不要太过关注自己的吃喝拉撒等基本生活需求,否则就如动物一般。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后借一位同行拟的一幅对联,送给同学们,与大家共勉:
  弃假弃恶弃丑弃鄙俗使生命返正,
  求真求善求美求高贵让灵魂回家。
  布置作业
  把课堂自己所举的名人或凡人的事例,尝试了“先叙述他人的故事,再阐发议论或叙写感想”的写法。整理成一篇简短的议论文。
  
  陈淑慧,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