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抗震诗歌的艺术价值

作者:陆 艳




  
  5
  
  “别哭,别哭,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您劝慰失去双亲的女孩不哭/可泪水却在您的眼眶打转/面对灾民的巨大创伤与哀痛/我们的总理常常老泪纵横/流泪,并不代表脆弱/我们的总理是情不自禁/因为,您与人民血肉相连感同身受/您的泪水让人民感到温暖/您的泪水让人民看到希望/您的泪水让人民增添力量!/总理,您是这样感动我们/您是这样感动中国
  
  6
  
  总理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感动了每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子弟兵、志愿者、医疗组/一批又一批向灾区挺进/日本、韩国、俄罗斯的救援队/一队又一队进入废墟/狂风暴雨无情地鞭打了大地/却催开了大地爱的花朵/小朋友捐出了零花钱/大学生捐出了生活费/低保户捐出了低保金/连乞丐都能捐尽身上所有的硬币/这样伟大的民族/这样团结的人民/还有什么不能战胜的灾难/看吧,不远的将来/在灾后千疮百孔的土地上/定会崛起更加美丽的家园!
  ——李剑魂《总理,您是这样感动中国》
  情感不灭,诗歌就不灭。法国诗人保罗·梵乐西说过:“抒情诗歌是欢呼,感叹、呜咽……的节律和旋律发展。”诗歌的内在结构,深层的结构,并非文字句法的结构,它的技巧讲究意念、意想的安排。讲究形象与思维的结合,形成作者自己独到的感觉。诗歌是人类心灵的音乐,是真诚、善良、审美的结晶体,是人类内心精神因素的反映,只要我们有感情诗歌是不会死亡的。
  抗震诗歌伟大的历史功绩,首先体现在当特大浩劫突然降临中国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时,它快速作出反应,承载起记录民族劫难、缓释民族哀思、抚慰民族精神创痛的文化重任和心理使命;其次体现在当灾魔肆虐中华大地,它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爱的使者,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将人类之爱与人性之光播撒到震区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再次体现在当民族突然陷入一场浩瀚的黑暗和哀恸中,它吹响了驱散大地上的阴霾、振奋民族精神的鼓角。它是对“新生代诗歌”之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走向的有力反拨,是新世纪对全民进行的一次诗歌普及运动。正如部分文化学者2008年5月17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的“中国当代诗歌的边缘化命运及其个人使命”讨论会上所认为的那样:“在这个地震时代,人们悲情地营救、抢救、自救,而一次强有力的‘抢救’行动悄然展开,不同的是这次抢救的对象是时代精神废墟中的幸存者——现代诗。”抗震诗歌,是中华民族自发和自觉的一场救助运动,也是中国当代诗歌一次自发和自觉的“自我救赎”运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曾在一次演讲中认为,中国文学史上始终有一种本质上的东西,即感时忧国的使命感。并说,进一步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后,更深刻地感到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连续性。这番话的确引人深思。其实,这正是中国文学(诗歌)的深远传统,是人文精神的内核。好的诗歌,不仅影响着一代人,还能跨越历史时空,沟通人性;好的诗歌,不仅可以培养热爱母语的情感,还能享受到语言的美和创造语言的美。中国当代诗歌在迷失自我近二十年之后,再次向着中国诗歌“诗言志”和抒情传统回归;中国诗歌,再一次与苍生疾苦、与民族命运血肉相连。但是,猝生于大劫难中的抗震诗歌,也存在着诸多艺术和思想上的硬伤。例如:一、抗震诗歌因缺少时间打磨,且作者队伍以非作家、诗人的普通大众为主,创作技巧普遍粗砺,艺术打磨不够;二、抒情过度,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悲愤有余而思考不足;三、数量浩瀚,但整体质量平平,出色的作品较少,题材和气势很大,内在的“大气象”不够。无论是将抗震诗歌纵向置于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史中去考察,还是横向置于世界诗歌的丛林去审视,2008年5月12日之后的中国抗震诗歌,在艺术和思想价值方面,都没有取得质的突破和进步,基本上仍在进行低位运作。
  
  陆艳,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