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读书是教师明智的选择

作者:田 娟




  最近,看了著名作家冉云飞的一篇文章《教师与读书》,他在结尾说道:“不少人做教师而不读书,在中国已是公开的秘密。”“当一个国家的教师不爱读书,已不是新闻的时候,我只有仿用一句联想的广告语:教师不爱读书,学生将会怎样?国家将会如何?”这决非作惊人之语,教师不读书,不是公开的秘密,而是既在的事实!
  据一调查研究分析表明:中小学语文教师读课外书极少,其现状很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不多。2.对当代知名作家和诗人知之甚少。3.对优秀青少年读物缺少关注。4.对当今名牌期刊留意不多至于对外国作家和作品的认识和了解,那就更少了。可见中小学教师阅读现状是不够理想的,这个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课外阅读的无序与低效。2.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稀薄与缺乏。3.教学视野的封闭与狭窄。
  是的,看看我们教师们的办公桌上和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参考书和学校统一发下来的学习资料及一些实用的时尚的杂志和极少本学生时代看过的书籍外,其它就找不到什么了。
  再看看一些年轻的新教师,成天面对着一部花花绿绿闪烁不定的电脑玩着QQ、游戏、网络小说、网络音乐……
  更让我莫名惊诧的是,开学初的教师会议上,当校长提到老师们要读点书时,一些老师很不屑地窃窃私语。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师不读书的无奈:课时多,教学任务繁重,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进修和培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完全处在疲于应付状态;在长期反复的、冷酷无情的应试教育中,许多教师越来越清楚地也无奈地认识到:读课外书没用,不论是教师读还是学生读,与考试成绩都不会有太大的关系;整个社会处在一种过渡期和转型期所特有的躁动、空虚、放纵、享受之中,大众的审美趣味和道德品质趋于低下,这无疑也影响着我们的教师;教师这一职业的长期重复、枯燥,缺少波澜、创新,使教师渐渐麻木而厌恶读书;书海浩瀚无从读书乃至读书无法等,不一而足——教师潜心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加深感教师读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不读诗书何以为师
  韩愈在《师说》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授业解惑。教师为学生传授丰富深刻的知识,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必然要求教师有丰厚的文化基础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二是传道,要求教师不仅仅具有文化上的专长,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涵养,而文化底蕴与人文涵养的深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此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而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灵魂和人格的塑造。所以学高者方能为师。
  著名学者毛志成先生曾把教师分为五层次,说第一层次是大教师,第二层次是好教师,第三层次是教书匠,第四层次是以教谋生者,第五层次是教人误人者。从更高的境界说,教师要成为德行上乘,智能高足之士,就是大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大教师也就无从谈起。
   说实话,我们难以成为大教师,但我们应希望自己成为大教师,努力成为大教师。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我们的后代不被我们所误!
  新课标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没有丰富而广博的阅读,必然导致教学视野的封闭和狭窄,学生只能获取课本中非常有限的那么一点知识,人的整体素质必定受到影响;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而单单课本中的知识和例子还远远不够,教师须作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这需要教师课外知识的积累;时代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那么学校的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就要担任这教育的重任。而不读书的教师又怎能胜任当今教书育人的重任?
  教师是一种与读书有着特殊联系的职业。教师每天必须面对书本,必须面对读书的学生,这两点注定了教师必须做一个终生的读书人。
  一个喜欢并善于读书的教师,才会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科学态度的人。一个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教师,方能够教出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的学生。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做一个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智者,我们的教育智慧才会在课堂上不断地出现,我们的课堂才会成为师生体验精彩生命历程的幸福乐园,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才会真正的在我们的学校实现。
  教人读书,自己先学会读书
  本人爱读书,但也有着所有教师共有的繁忙、疲惫,也有着读书的功利目的,也有着买不起书的尴尬,也有着面对浩瀚精彩的图书世界而无从下手的困惑。于是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乱读书或找出种种理由来不读书。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有一篇文章《教师读书十问》中对教师读书的态度、品质和方法提出十个问题:您有优势吗?您会积累吗?您有方向吗?您会选择吗?您有毅力吗?您会运筹吗?您会整合吗?您会创新吗?您会合作吗?您能宽容吗?
  时间是可以挤的,书是可以借的,知识是可以积累的,方法是可以摸索的,品质是可以培养的,态度是可以调整的,但是我想,我们最主要的问题首先是要读,我们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读什么。
   我以为,现在教师的阅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符合自己个性情趣的阅读:静夜窗前,灯光萤萤,独闻书香,乐以忘忧;好山好水,景情相生,吟诗赋词,惬意舒畅;三五知己,时时小聚,谈天论书,不亦乐乎;佳人相伴,挑灯端茶,墨香依依,情意绵绵;周末时分,一家几口,各执一卷,其乐融融……这种阅读,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没有压力,没有目的,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掐头去尾,只为享受闲暇,陶冶性情。
   提高个人业务素质的阅读:教师首先要面对的是教材,面对的是课堂教学,面对的是考试,阅读教案、教参、练习题集、考试指导方面的图书是必不可少的了。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考试成绩,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其次是针对教材的扩展阅读。现在各年级的课本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读与教材相关的书籍。如中学阶段要求学生阅读26部名著,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肯定首先要阅读。再次是课改浪潮的冲击,不得不使教师热衷对课堂教学具有较强指导作用,探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和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操作性又比较强的图书。如《中国教育问题报告》、、《怎样听课评课》、《说课艺术》、《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等。
  提升自己内涵修养的阅读: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首先就应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古代历史书籍以及近现代、当代的文学作品;教师是塑造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工程师,就必须读一些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著作;做为现代中国教书人,我们就不能不读有关教育方面的著作——这不是为了一堂课,为了参加培训,为了炮制一篇论文而进行的快餐式的阅读,而是真正提高教师个人素养的阅读。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及《教育走向生本》等都是教育方面必须一读的书。
  关注学生发展情况的阅读: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学生,我们的阅读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的阅读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是学生是个性自由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读书的爱好和选择,老师不能将自己视为知识、正确答案的独家“专卖店”,也不能让学生成为橡皮泥,或自己的复制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爱书的灵魂,拥有对他人的爱,对生命的热忱;愿意主动去探知未知,去体察人性和人心。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阅读的书籍,一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学生,二是为了帮助他们区别糟粕和精华,三是为了和学生对话,四是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要总是板起脸孔让学生啃连老师自己也无法读下去的所谓经典。此类阅读如法布尔《昆虫记》、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哈里·波特》、《200个名人的童年故事》、《如何赏识你的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花季雨季》、《尘埃落定》、《三重门》、最新的韩国小说《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以及哲学方面的《苏菲的世界》、《谁动了我的奶酪》等。
  关注社会与时俱进的阅读:做现代中国人,就要求读一些有关时事和反映现代文明的书籍。首先我们应了解一些流行的期刊如《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意林》及一些有关教育和时事的报纸。其次要阅读一些最新的人物传记,如《比尔·盖茨传》、《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还要读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如《自然的启示》、《人类认识的自然界》、《环境的科学》、《儒的100个哲理故事》、《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等。还应该读一些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书籍如《人性的弱点》、《心灵鸡汤》、《方与圆》等。另外,还要读一些优秀的电视电影文学,它往往直接引领着大众欣赏的趋向和品味。
  关注本土历史文化的阅读:新课程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倡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也非常重视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视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学习和挖掘。那么,就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本土历史文化民情风俗。我们应该读一些地方志,读本地出版的报纸杂志,尤其是当地的文艺刊物,以及当地古代和现当代名人的作品和传记等。
  读书,读书,再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一篇文章《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从没有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但我却坚持每天挤时间读书,或一小时或十几分钟,床头、茶几上、电脑旁甚至厕所里都放着一摞书和杂志,我也以书柜里藏书不至于太少而时感欣慰。如果这些年的教书过程中我有了一定的长进的话,如果我自认为在情趣爱好方面还不至于低俗的话,如果我在课堂上学生面前能够显得有点底气的话,大概是因为我一直以来的读书习惯吧。
  当然,我还会继续读书,因为我知道开卷有益,知道读书能使人丰富,知道教师应把读书作为一种信仰!
  读书吧,让我们找点时间,找点空闲,让我们放下架子,丢掉傲慢,静下心来,读文学,读历史,读生活,读人生——读书,读书,再读书!
  
  田娟,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