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非主流文化

作者:罗 霄 郭 健




  和谐校园,旨在均衡有序,协调促进,同舟共济,和谐发展。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既涵盖了学校办学理念、校风培养等方面的“意义结构”,又决定着学校各类群体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彼此信任。而校园文化建设又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凝聚民族意志、时代精神、传承文化精华的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文化载体,熏陶了师生的精神情操,提升了人的品格素养,主流文化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决定作用的日趋明显,而那些活跃在校园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新的非主流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关注和青睐。重视和挖掘非主流文化,促进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这种潜意识的育人途径,越来越彰显其教育功能。下面着重谈谈我校在非主流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精设铃声,聚思广益创设和谐环境
  “和善、亲切和热爱”是一种强大力量,能在人身上建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使学生长久地保持良好地心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维系和发展,它也是非主流文化在校园中的表现形式。
  和谐校园中的“人文教育”无处不在,无事不含。课本上记载的丰富的学科文化繁若晨星;为人师表身上蕴涵的学识气质光彩照人;静止的楼房造型,绿化林带,人设的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都静默有语,就连大家司空见惯的电铃都是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
  问候式音乐铃声。每天清晨,当学生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校园,动听的音乐,清脆的铃声,传递着学校、老师的亲切关怀:“各位同学早晨好!新的一天开始了。通化县第八中学全体教师愿美好的晨光伴随大家度过收获的一天。”
  提示性音乐铃声。每当放学,当学生怀着急切的心情走出校园时,温馨的铃声又给大家敲响了安全的警钟:“放学了,老师提醒你自觉入队,听从小交警指挥,注意安全!爸爸妈妈等你回家。”
  劝戒式音乐铃声。每当下课、上课前,铃声的内容是“下课了,请右侧行走,不要疯打闹,祝大家放松心情,课间愉快!”“要上课了,请同学们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好你的课前准备,希望本节课你能有更大的收获。”
  优美的铃声充满着人情味,既有名曲和弦的音乐陶冶情趣,又有问候劝诫的语言潜移默化,令学生感奋难忘。有位学生在《音乐铃声带来的……》一文中写道:“校园变了,刺耳的铃声变成了动听的音乐、美好的祝福、温馨的提醒。多少天来,音乐铃声承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见证着我们的成长进步,传递着我们与校园、老师、朋友之间美好的心境。她像一个开心朋友溶入我们生活的分分秒秒;抒发了和谐校园的美好情感和文化内含。”
  
  二、精研学案,潜移默化扶植向上心态
  
  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智能的发展,同时也是健全人格与健康情感的发展。而情感与人格的完善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滋润,离不开符合学生情感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学作品或语言艺术的熏陶。深入钻研课标,面向一切学生授课,我们在老师中倡导写学案。学案步骤研究中的精心设计“激励语言”就是和谐施教的一道风景线。
  “三环九步”学案是我们在高效课堂研究中采用的一种备课方式,它依据“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讨论、筛选优化、师生共用”的模式,借助“自主预习”、“课堂活动”、“课后作业”三个环节,通过“目标定项”、“课前准备”、“自学设疑”、“合作探究”、“新知导学”、“技能演练”、“拓展实践”、“学后反思”、“课外检测”九个步骤,凸现导学性、探究性、发散性、自主性的特征,达成学案与课堂有机生成,教师和学生和谐统一。在设计学案格式,为了引发学生参与激情,我们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育人功能,在各步骤“激励语言”的筛选颇费心思。
  因为非主流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不是一种装饰摆设和空洞口号,更不是一种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环境“垃圾”,而是非主流文化的一种“载体,潜意识的启迪教育作用非常明显:首先它改善过去课堂教学运用表扬与奖励时存在最大弊端。教师对一些同学可以经常进行表扬,被表扬者春风得意,另一群“落难王子”却心花凋落;或者课堂上过分“煽情”,这种表扬和奖励学生已司空见惯,因不起情感共鸣,是一种课堂时间与心灵空间的浪费。而活跃在学案个步骤当中以名人名言为内容的激励语,却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无言的老师,大多数同学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催化”滋润,从而形成课堂竞争事态,产生“择善从流”效果。其次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产生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概念性框架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影响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课堂内的教学互动和营造文化环境,强调了合作、交流、“共同体”对教与学的作用,强调文化对学生的迁移影响,强调语言和人文环境的营造。这种非主流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让主流文化在校园里站立,用文学、诗歌、小说等人文精神的载体充分发挥牵引同化作用;让非主流文化与之并肩携手,用尊重情感,挥洒博爱,引发共鸣的隐性教育,在学生的心灵撒下人文精神的种子,既接受优美的语言艺术熏陶,又创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真可谓角角落落有文化,事事处处显和谐。
  
  罗霄,郭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