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用欣赏与期望转化学困生
作者:余开坤 徐世民
一、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困生”
由于学习成绩差,“学困生”往往缺乏爱与信任,自卑而封闭。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差”生工作中,赏识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差”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进而可能点燃心中的希望之火,迸发出努力上进的热情。
初一下学期,我班新转进一名学生,插班考试语文仅24分。第一次课堂作业收上来之后,我在批改中发现,她的作业虽错漏百出,但字迹十分工整,字体还十分大气。第二天上语文课,我拿出她的作业本向全班展示,夸奖她书写认真的态度。也许是受过太多批评的缘故,她似乎有些不习惯被表扬,低着头,脸上泛着微红。随后,班里办黑板报,我又极力推荐她成为办报组成员之一。一句简单的表扬,一次小小的机会,让这个孩子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有了明显好转,此后,她上课开始抬起头听讲,眼神也不再躲闪,作业书写也更认真了。
对于性格内向、自卑感强的“差”生,我一直坚信:他内心要求进步的愿望没有也不会改变,所以更需要教师的赏识。小华坐在教室的后排,由于家境困难,成绩不太理想,他不太合群,总是低着头坐在座位上。一节语文课上,经过一段细致的朗读指导后,我特意点他起来读了一段课文,他声音很小,但比较投入。我站到他身旁认真听完后,大声地说:“读得很有情感,老师相信你再多练练,声音更大些,会读得更好。”第二天早上正好是语文晨读,我发现他坐在座位上,十分投入地读着课文。也许,在他站起来当众朗读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但一句赞赏的话语却在孩子心中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让他重新找回了一丝自信。
二、将高期望传递给“差”生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各自根据直接交往或者间接得到的有关对方的信息,去推断和预测对方的性格特征以及可能出现的行为,便是社会心理学中常讲的人际期望。这种期望表现在教学环境中就是教师期望。教师期望指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一般课堂行为的推断或预测。这种期待会因为个人有一个将要发生什么情况的信念而使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种期望会使教师对个别学生未来的学业成就、智力发展或社会行为形成了深信不疑的推断或者猜测,并采取了促使期望实现的行为,使学生的表现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转化“差”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将高期望传递给他们,并持之以恒地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高期望。
在一节公开课上,我发现了一位频频举手的学生石磊,他平时语文成绩落后,我很担心他会乱答一气。但举手次数多了,老不点他,我心中又实在过意不去。鼓足勇气点他站了起来,没想到他讲得很有自己的见解,比我想象的答案都丰富生动得多。我很激动,翘起大拇指很是表扬了他一通。他涨红着脸坐下去了。课后,我认真反省了自己,正因为我给石磊同学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才使得在他举手时,我对他期望值不高,如果举手的是名所谓的“好”生,我还会这样去想吗?这对像他这样的学生无疑是不公平的。这之后,我不断在语文课堂上仔细地观察他,表扬他努力上进的表现,并在全班面前下断言:如继续努力,石磊同学的成绩将会进入班级前40名(当时,有一部分同学用哄笑来表示不可能)。终于,在一次月考中,石磊成功地将自己的成绩排名提高到了第34名。现在,我又大胆地预言:如果他继续努力,他将能在中考后进入重点高中就读。而当我下这个更大的断言时,全班没有一个笑话他的,取而代之的是敬佩的目光。
受这个成功案例的启示,我不断地寻找往日受我“冷落”的“差”生,不断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言语等行为向他们传递着高期望。在实践中,我越来越多地尝到了这种高期望带来的甜头。那就是:当老师给予高期望时,学生一般都会努力配合老师,不辜负老师对自己的信任,这种高期望能够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并使他们的行为更符合规范。
学生是纯洁的,也是敏感的,他们很容易从老师的行为中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不公正”,从而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努力程度。而赏识与期望,却是帮助我们转化“差”生的良方。
余开坤,徐世民,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