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大胡子”不是宾语

作者:郭文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十三课《旅鼠之谜》后边附录有语法知识“句子的主干”。在说明“抓句子主干是分析复杂单句的一个重要方法”时,举例并分析如下: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在这个句子中,“像......一样”是句首状语,“托尔斯泰......难忘的”是主语中心语“形象”的定语,“他那天父般的”“犹如......白浪”是宾语中心语“大胡子”的定语。把这些成分压缩掉,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形象来源于大胡子”。由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是个“主+动+宾”式的主谓句,结构完整,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以上表述,编者显然是把“大胡子”当作了句子的宾语。笔者认为,该句子中的“大胡子”不是宾语,而是谓语中心语“来源”的补语。
  我们先来看看动词“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对“来源”解释如下:1.事物所从来的方向;事物的起源。例:经济来源。2.(事物)起源;发生(后面跟“于”)。例:认识来源于实践。第一种解释,“来源”是作为名词来用的,其例子“经济来源”和“经济的来源”意思相同,这种用法与话题无关,略过不表。第二种解释是动词,解释的后边特别补充了一句——后面跟“于”,并举例“认识来源于实践”。
  上边的第二种解释正好和例句“形象来源于大胡子”中的“来源”用法一致。先看词典的例句“认识来源于实践”,变换句式为“认识从实践中起源”,意思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把“于实践”调到动词谓语“来源”的前边了。变换句式的目的是说明,“于”在这里相当于“从”,是一个介词,而介词在句子中必定会和其后的词语构成介词短语。这种短语在句子中作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状语,或者作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补语的。由此可见,“认识来源于实践”是“主+谓+补”的结构。我们再看“形象来源于大胡子”,照样可以变换句式为“形象从大胡子中起源”,句子的意思也完全一样,只不过“大胡子”调到动词谓语“来源”的前边作状语,在其后则作的是补语,而不是宾语。
  也许有人质疑:“于”是动词词缀,“来源”所带的“大胡子”就是宾语。好,我们再换个思路看看。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如:“驾驶飞机”中的“驾驶”;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如:“游泳”等。及物动词所带的宾语是动词本身的支配对象。那么,我们再看看,能说“来源”支配“大胡子”吗?“飞机”是动词“驾驶”支配的对象,但“大胡子”显然不能说是动词“来源”支配的对象。因此,“大胡子”不是宾语。
  找主干,有的句子不一定只保留主、谓、宾的中心语,有时为了句子意思不变、句意明确,还要保留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被动句中的被动词等等,在找主干时是必须保留的。有些句子的补语在找主干时也应当保留,才能句意明确,就像“形象来源于大胡子”,就属这种情况,我以为。
  
  郭文元,教师,现居湖北南漳。